開門見山,直接拋出答案:因為營銷貪多求全!營銷是產(chǎn)品與用戶的橋梁,而很多營銷,給用戶的感覺就是:自家產(chǎn)品,天下第一。
造成這種結(jié)果無非有2個原因:第一是營銷部門不專業(yè),貪大求全;第二是產(chǎn)品部門太強勢,逼營銷部門貪大求全。
北京EU5
作為新能源從業(yè)人員,小羅經(jīng)常感到困惑的是:明明市場上有成功的前車之鑒,榜樣就在身邊,為什么很多車企營銷部,從不虛心學習呢?
或者多去其他行業(yè)取取經(jīng),比如手機。目前的手機行業(yè),中國品牌可謂是風聲水起,如果單從營銷上看,其實很多人都會看懂一點:賣得好的手機,都是個性非常突出的。
比如VIVO S9,縱然產(chǎn)品優(yōu)勢很多很多,也只是專注于“4400萬極夜柔光自拍”,主打自拍效果很出色;到了VIVO S10,雖然各方面升級了,但依然主打“自然柔光人像”一個點。
VIVO S10系列
Oppo Find X3也是如此,主打“搭載全鏈路10bit色彩引擎”的10億色雙主攝;華為Mate40 Pro則是主打“5nm麒麟9000芯片”極致的性能。
華為Mate40 Pro
營銷上,不貪多求全,不面面俱到,深挖用戶消費場景,聚焦一個核心的功能,塑造產(chǎn)品的記憶點,這是他們成功的原因。
而再看看目前電動汽車營銷。我的天呀,有不少車企,都是“一個都不能少”,覺得“自家產(chǎn)品,這也好那也好”,最后營銷上,就是大而全,啥都講,而消費者啥都沒記住。
比如某新能源車企,推出了一款新車,營銷上,外觀、續(xù)航、安全、智能、動力亂燉上陣,一副“我就是天下最好”的架勢,自嗨到不行,而不少目標消費者卻全然不知這款車的存在。
不過,欣喜的是,有幾家新能源車企,已經(jīng)敢于嘗試敢于學習新的營銷之道了。比如目前最成功的豪華電動車比亞迪漢,剛上市就聚焦“刀片電池及加速性能”,在市場上快速建立了自己的個性,打響了自己的名氣。
比亞迪漢
另一個成功的例子是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更是把專注做到極致,把“代步車性價比”打造成自己的特色,也是迅速打響了知名度。
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總結(jié)一下:在中國,電動車如何做營銷?切忌貪大求全,深挖用戶場景,打造價值記憶點,總之,越簡單,越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