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JWM
作者 | 丁唯一 崔秋陽
編輯 | 李歡歡
臨近年底,汽車4S店早早布置好充滿節(jié)日氛圍的掛飾、擺件,店內一片紅火、客流熙攘。不少門店為了迎接雙節(jié),推出了各種促銷活動。
看上去,這個年末與往常別無二致,但熱鬧之余,“車”這個關鍵角色卻缺席了。
位于北京五環(huán)的一家廣汽豐田4S店內,銷售人員熱情地向未來汽車日報介紹熱銷車型賽那,但實際上,這款車并未到店,店內甚至連展車都沒有。
銷售人員也很無奈,“產能不足,展車12月底才能到店。”提車就更遙遙無期了——現在下單,或許明年3月才能到手。
“缺貨”并非只存在于熱銷車型,基本已成為車市的常態(tài)。產能不足、“缺芯”、“缺電池”等,種種因素疊加,導致終端市場“一車難求”。
未來汽車日報走訪多家汽車經銷商門店發(fā)現,不管是豪華品牌、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只有少量品牌的特定車型有現車,大部分車型需等待3-5個月才能提車,個別車型甚至要等8-10個月。
對于經銷商來說,這個年底不再有清庫存的壓力,但賣車的收入也相應減少,個中辛酸,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歲末年初是銷售旺季,是經銷商“沖業(yè)績”的最佳時期。一方面,大部分消費者在此期間會收到年終獎,購車預算較充足;另一方面,回家過年產生一些自駕需求,購車便提上了日程。
年末,經銷商需要完成車企制定的階段性銷售目標,減輕庫存壓力,會集中推出一些優(yōu)惠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購車。
每個春節(jié)來臨之前,消費者和4S店都維持著這樣的默契。但車市黑天鵝事件頻發(fā)的2021年,一切都不一樣了。
現在購車就像“開盲盒”,一位汽車銷售告訴未來汽車日報:“(買車)就是碰運氣,看哪家正好有現車(就買哪家)”。
位于東四環(huán)的某奔馳經銷商銷售人員表示,受缺芯影響,店內不少車型都沒有庫存,廠家將盡量保證熱賣車型供貨,“像C級、E級等熱銷車型,最近下單可以當天提車,但再往后也許就要等到明年春天了”。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EQC已經出現了短暫的庫存緊張,另一位奔馳銷售回憶,“七八月份時,店內三款車型因為缺芯、缺電池,完全處于斷貨狀態(tài)”。
不少消費者為了盡早買到心儀的車輛,不得不提前出手,用銷售的話來說,就是“買車變成了搶車”。有的客戶購車指標2022年1月才能到手,今年9月就已經下單了,“先停你們店里,等指標下來我就提車”。
寶馬4S店內,缺貨情況更為嚴峻。作為“門面”的寶馬3系在店內僅有2、3輛庫存,但訂單數量卻在不斷增加,“有個性化定制需求的車,至少需要等3個月才能提車?!变N售人員稱。
寶馬iX3僅有一臺現車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一位經銷商體系內部人士徐琛告訴未來汽車日報,不只是BBA缺貨,二線豪華品牌也一樣,“凱迪拉克和紅旗等品牌的暢銷車型都需要排隊訂車,庫存壓力普遍較小”。
缺貨的情況在一些熱銷車型上尤為凸顯。廣汽豐田的銷售人員告訴未來汽車日報,目前賽那和漢蘭達均需要等到明年3、4月才有現車,并且,還需要加價購買。
新車緊俏,為了買到車,加價也變得可以接受了。
時值周末,這家廣汽豐田店內人流如織,展廳里的座位幾乎座無虛席,坐滿了甘愿加價來提車的車主們。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這樣的現象也存在于自主品牌身上。一位長城汽車銷售人員告訴未來汽車日報,坦克300接受加價訂車,加價1.8萬元大約可以在兩周內提車,“如果不加價則需要等8-10個月?!睂τ跍受囍鱽碚f,等待8個月實在太漫長,通常都會選擇加價盡早提車。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為1012.2萬輛,其中,中國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已達198.2萬輛,占全球總減產量的19.6%。
缺芯潮導致汽車產能收緊,很快便波及銷售端。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35,同比下降21.5%,環(huán)比上升4.7%,庫存水平回升,但庫存系數仍在警戒線下方。
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從今年6月開始,經銷商庫存指數開始跌破預警線。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官方解釋,庫存系數在0.8-1.2之間,反映庫存處在合理范圍;庫存系數大于1.5,反映庫存達到警戒水平;庫存系數大于2.5,反映庫存過高,經營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
也就是說,6月到11月,經銷商的庫存水平都處于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從細分類別來看,高端豪華&進口品牌的庫存系數最低,為1.07。合資品牌庫存系數為1.37,自主品牌庫存系數為1.49。
這與往年相比,情形截然不同。2018年車市寒冬,全年的庫存系數均在預警線之上,并且下半年系數還高于上半年。2019年也僅有5個月低于預警線,而2020年突發(fā)疫情更是把庫存系數直線拉升,年底庫存系數高達1.8。
沒有了清庫壓力,經銷商集團的經營情況普遍向好。
從幾大經銷商集團發(fā)布的2021年中期年報可以看到,中升、廣匯、永達等百強汽車經銷商集團在營收和盈利方面出現了同比提升,只有個別經銷商(正通和國機)出現了盈利下滑。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升集團新車銷量為27.6萬輛,較2020年同期上升39.7%;營業(yè)收入為8.7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50.1%。目前,中升集團旗下經營的主要品牌涵蓋奔馳、雷克薩斯、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的《經銷商之聲行業(yè)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實現盈利的豪華車經銷商占比為66.5%,自主品牌經銷商盈利占比為35.2%,合資品牌經銷商盈利占比為33%。
產能告急、無新車可賣,收入自然下滑,可為何經銷商依舊賺得盆滿缽滿?
徐琛認為,在產能受限的前提下,目前經銷商已經不僅僅靠“量”取勝,而是通過減少優(yōu)惠,達到控制利潤的效果。
的確,盡管店里依然有一些促銷活動,但與往年相比,已大幅縮減。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一位曾在豪華品牌工作的銷售向未來汽車日報坦言,原來豪華品牌經銷商向消費者讓利20%都不是新鮮事,因為只有達到廠商制定的銷售目標,經銷商才能拿到相應的返點。
此外,庫存車積壓也意味著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4S店為了沖銷量,往往“不擇手段”。
今年,由于產能受限,不少車企下調了給經銷商制定的銷售目標。某自主品牌的銷售人員告訴未來汽車日報,今年以來,疫情疊加缺芯影響,廠家給經銷商的任務“不太高”,不少廠家的指標在年中便下調了。
因此,盡管現在距離年底還有十天時間,但不少門店已經完成了業(yè)績指標。一位自主品牌銷售告訴未來汽車日報,“目前店內已經完成了‘沖業(yè)績’的硬指標,現在繼續(xù)沖量是為了能讓數據更好看一點,好好過年?!?/p>
雖然說年底賣車的壓力減小,上半年大部分經銷商集團實現增收增利,但下半年盈利卻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2021年下半年,經濟進入平穩(wěn)運行階段,需求端回升,但與此同時缺芯潮也愈演愈烈,供需無法實現平衡。并且,2020年下半年疫情恢復后的高基數也成為今年下半年業(yè)務增長的挑戰(zhàn)。
業(yè)內人士安陽分析稱,新車產能受限,不少客戶無法等待漫長且不確定的提車周期,會選擇購買車齡小的二手車,4S店會出現預售訂單流失的情況,造成利潤受損。
徐琛認為,現階段下,經銷商要想生存,不能一味地追求銷量,還要控制利潤。
因此,除了優(yōu)惠力度縮小,還能看到加價的現象。安陽向未來汽車日報分析稱,經銷商需要采購一定數量暢銷車型,才能收到一臺緊俏車型(比如賽那)。“由于暢銷走量車型利潤有限、同時緊俏車型返利點較少,因此要靠緊俏車型加價賺回來?!?/p>
請關注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丁唯一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qiye/164329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