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55 萬輛,特斯拉 2020 年銷量定格在這個數字,相當于每天賣出 1368 輛新車。
按照這一速度,再給半天時間,特斯拉就能沖破 50 萬輛,讓馬斯克扎扎實實地兌現「2020 年賣出 50 萬輛」的承諾。
自 2014 年至 2019 年,特斯拉每年全球銷量分別是:
5.05 萬輛
7.62 萬輛
10.31 萬輛
24.52 萬輛
36.75 萬輛
算下來,特斯拉平均每年都能實現 30% 以上的同比增長。
特斯拉目前有五款在售車型:
其中,Model 3和 Model Y 是當之無愧的熱銷爆款,這兩款車在 2020 年共交付 44.25 萬輛。
如果進一步拆解,會發(fā)現中國制造的 Model 3 為全球銷量做出了巨大貢獻:
國產 Model 3 于 2020 年 1 月 7 日起正式交付,據乘聯會公布的銷量,今年前 11 個月國產 Model 3 賣出了 11.42 萬輛。
另一款車型,Model Y 也具備極強的爆發(fā)力。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特斯拉宣布國產 Model Y 正式發(fā)售,長續(xù)航版起售價為33.99 萬元,較此前公布的預售價格下調了 14.81 萬元。
國產 Model Y 的發(fā)布,已經掀起新一輪訂購熱潮。
1 月 1 日,認證為「特斯拉客戶支持」的官方微博稱,由于訪問量激增,官網訂單頁面可能暫時無法刷新。
另外,一支被頻繁轉載的小視頻也證實了這一點:在上海一家特斯拉門店里,Model Y 展車潛在車主被圍得水泄不通。
特斯拉的「電動化」龍卷風席卷全球,它帶領的隊伍也在逐漸壯大。
蔚來主打高端,小鵬復刻特斯拉,理想押注增程。
這三家中國造車新勢力 2020 全年銷量分別為 4.37 萬輛、2.7 萬輛、3.26 萬輛,且均具備高速增長的空間。
傳統(tǒng)車企以上汽智己、東風嵐圖、北汽 ARCFOX 等為代表也紛紛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整個新能源汽車賽道大幅升溫。
帶頭大哥特斯拉帶著一眾電動車企,正撞破燃油車的護城墻。
這點似乎可以不用再懷疑了。
1、疫情之下,2020 依然完成年銷近 50 萬輛
看好特斯拉的人會說,這是一家科技公司,馬斯克就是說到做到、上天入地的「神」。
2014 年 9 月,馬斯克在接受媒體采 訪時講到:
有信心在 2020 年實現至少年 50 萬臺的銷量。
彼時特斯拉股價才 55 美元,市值約 520 億美元。
6 年后,特斯拉不負眾望,在 2020 年疫情籠罩下,依然砍下近 50 萬輛新車交付的成績。如今特斯拉市值已經接近 7000 億美元。
分季度看:
新冠疫情肆虐的一季度,特斯拉交付輛約 8.84 萬輛,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好的第一季度成績;
二季度、三季度分別完成 9.06 萬輛、13.93 萬輛,均超出了市場預期;
四季度馬力全開拿下 18.05 萬輛。
最終,特斯拉在全年實現了 499550 輛新車交付,僅差 450 輛完成 50 萬輛的既定目標。
小遺憾并不影響馬斯克的好心情和支持者的信心。
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為實現了這一重要里程碑感到驕傲,并憶苦思甜,透露在特斯拉剛起步時認為公司只有 10% 的存活機會。
這 50 萬輛新車都流向了哪里?
中國市場排名第一。
乘聯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國產 Model 3 前 11 個月銷量為 11.42 萬輛。
如果再加上 Model 3 的 12 月銷量,以及另外兩款車 Model S、Model X 的銷量,中國市場全年銷量可能將接近 13 萬輛。
歐洲市場也成為了重要變量。
InsideEVs 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
今年前 11 個月,特斯拉 Model 3 累計銷售了 6.3 萬輛。
美國市場是大本營。
據推算,特斯拉 2020 年在美國市場累計銷量為 8.02 萬輛。
也就是說,在中歐美這三個國家的市場,特斯拉前 11 月合計拿下約 27.39 萬輛的銷量,三個國家的全年銷量可能在 30 萬輛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美國市場的銷量增速在放緩,其他大多為新興市場。
尤其是中國市場,將繼續(xù)成為特斯拉的福地。
中信證券預計,國產 Model Y 入門價格 33.99 萬元,降幅超市場預期,已明顯低于 BBA 同級別燃油車,預計 2021 年中國銷量有望超 18 萬輛。
根據 36 氪的報道,特斯拉上海工廠 2021 年的生產規(guī)劃約 55 萬輛,其中 10 萬臺用于出口,45 萬臺在中國本土市場消化。
這同樣是非??膳碌脑鲩L速度。
那么,是什么催生了特斯拉的狂銷?
這應該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2、特斯拉的三大核心武器
汽車之心注意到,特斯拉提振銷量的途徑主要有三項:
(1)有節(jié)奏的新車發(fā)布策略。
從豪華電動跑車 Roadsteds/a>,到后來的高端品牌 Model S、Model X,再到平價車 Model 3、Model Y,以及針對特定皮卡市場的 Cybertruck,特斯拉的每一款車都有著既定的歷史使命。
2014 年之前,Roadster 負責打響特斯拉的品牌,同時跑通造車整個閉環(huán)。
2016 年之前,Model S 和 Model X 負責進一步讓市場升溫,用量產車深耕美國市場。
此后,被稱為現金奶牛的 Model 3 全面放量,為特斯拉奠定了生存下去的基石。
Model 3 成功之后,Model Y 將再添一把火,將特斯拉推上新的臺階。
更為重要的是,不斷降價的 Model 3 和 Model Y,將不斷壓縮同級別燃油車的生存空間,電動車的時代就要來了。
(2)極強的產品力。
這體現在先進的電子電氣架構、扎實的三電技術和不斷迭代的自動駕駛功能。
特斯拉的車型采用了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這是智能汽車的根本。
目前,研發(fā)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已經成為各家車企的共識,但它們的量產車還要在兩到三年之后才會真正交付。
另外,特斯拉對于三電尤其是電池技術的應用是行業(yè)公認的強悍,再加上不斷迭代的自動駕駛 FSD 功能,這些是許多車企還需要緊追一陣的。
可以說,在智能純電動汽車越來越火熱的新時代,特斯拉將關鍵要素全部抓在了手中。
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一邊吐槽特斯拉的內飾和售后服務太簡單粗暴,一邊堅定地成為特斯拉的忠實用戶。
(3)降價。
據界面不完全統(tǒng)計:
特斯拉自 2013 年 12 月進入中國市場以來,Model S、Model X、Model 3 及 Model Y 四款車型官方售價區(qū)間調整共計約 59 次(存在多款車型同時調價的情況),其中 Model S 售價調整最多,達約 24 次。
降價的背后,是制造成本下降。
一方面,隨著零部件國產化率的提高,特斯拉的制造成本在不斷下探。
另一方面,價格下降后會推動銷量的提升,進而擴大生產規(guī)模,再次拉低制造成本。
這種循環(huán)效應一旦形成,才是特斯拉真正的致命殺傷力。
用車型、產品力和降價三項武器,特斯拉攻打的是燃油車的市場,賺取的是新四化轉型的利潤,這種降維打擊讓特斯拉成為了獨一無二的新玩家。
放眼全球,特斯拉的跟隨者有蔚來、小鵬、理想、Lucid 等幾家新興公司,傳統(tǒng)車企也推出了大眾 ID.3、寶馬iX等與之抗衡。
當特斯拉坐穩(wěn)了年銷 50 萬輛的座椅時,是時候重新打量整個新能源汽車賽道了。
蔚來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斌近日在回應 Model Y 上市發(fā)售時說了這樣一段話:
「特斯拉的目標是要成為大眾或福特,而蔚來會堅守 Pemium market(豪華車)的定位。
簡單來說,就是寶馬、奔馳、奧迪的油車賣多少錢,在那個級別,蔚來用電動車賣同樣的價格,比它們的服務和性能更好,智能化程度更高,這是我們的整體策略?!?/p>
一定意義上,蔚來的目標是要成為智能電動車時代的 BBA,也就是現在國內各家紛紛押注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反觀另外兩家理想和小鵬,也采取了相似的競爭策略。
理想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想在發(fā)布增程電動車理想 ONE 時,就強調過這款車的價格只有寶馬 X5 的一半。
小鵬 P7 更是在配置上直接對標 Model S,同時又采用了定價與 Model 3 接近的銷售策略,緊跟特斯拉,與同級別的燃油車進行競爭。
只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新造車和特斯拉便會共存于新能源汽車賽道。
如此一來,特斯拉的成功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是威脅,不如說是催化劑。
而特斯拉,在完成近 50 萬輛交付后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
這里不妨展開一番暢想。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的銷量會繼續(xù)攀升,按照上述 30% 的增速,2021 年全球銷量至少能達到 65 萬輛。
屆時,特斯拉全球保有量或將逼近 200 萬輛。
其次,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軟件 FSD 正在不斷迭代,更多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將讓特斯拉不斷保持領先,成為智能汽車的先鋒。
最后,特斯拉的市值目前為 6689 億美金,相當于第二名豐田市值的 3 倍。
當特斯拉保持年銷量不斷增長,實現萬億美金市值并不是一句玩笑。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kol/13539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