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
  3. 市場
  4. 90后買車記:萬里挑一的Marvel X

90后買車記:萬里挑一的Marvel X

明艷

3月初,第一電動網編輯在錄制315吐槽視頻的時候,在公司樓下停車場偶遇了正在為新買的Marvel X充電的電動車主楊先生。出于對新能源車的關注、熱愛、以及還有那么一點兒“恨鐵不成鋼”,楊先生和我們講述了自己選車買車以及用車的故事。

從楊先生的切身經歷中,我們可以清晰了解一個普通車主選車決策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他的小想法和小愿望。

以下是楊先生的講述——

(本文中Marvel X照片來自車主,其它圖片來自網絡)

我姓楊,相熟的朋友喜歡叫我老楊,但其實我是一個90后北漂男青年。

今年2月26日,北京新能源指標放號,我終于如愿獲得了一枚可貴的電車指標。在經歷了一連串看車試駕比較之后,3月上旬,我最終入手一輛上汽榮威Marvel X。

從最開始著手選車、到最終提車用車,這三個多月的時間,我開始和新能源車扯上關系,對于那些看過的車、還有那些打過交道的人,我有滿腔的感受,有愛、也有恨,不吐不快。今天,就來和你分享。

買電車純屬剛需無奈

要說為什么會買輛電車,兩個字:剛需!當然后面還應該有兩個字:牌照!

因為工作原因,我經常需要出去見客戶談事情,公共交通多有不便。周末的話和媳婦外出郊游,畢竟還是開車方便。

我在2016年開始擁有北京燃油車指標搖號資格,并開始注冊搖號。2017年底,在經歷了一年多的失望和無奈后,我終于意識到,能夠在北京搖上號的人一定曾經拯救了銀河系。對于這場悄無聲息的延長賽,我決定放棄了。

于是我開始做功課,轉而研究新能源指標,根據(jù)當時的指標配置申請核算,如果我盡快在2017年11月切換申請,還有希望在2019年拿到指標,而如果再猶豫的話,可能也要等上地老天荒了。

現(xiàn)在回頭去看,好在當時沒有對燃油車搖號心存僥幸,決絕切換了新能源。

車是我的第二個家,我不想將就

2018年年底,我開始著手看車。當時很猶豫也很糾結,畢竟新能源車在前期的口碑不太好,大家公認目前的技術還不太成熟。所以當時,我把預算定在10萬元以內,準備先買個占號神器。

簡單看一輪車之后,我就推翻了這個打算,因為目前市場上10萬元以內的新能源車從各個方面來說,都實在不堪入目。

在我看來,車就像我的第二個家,我想讓這個家擁有這些屬性:安全、舒適、溫馨,如果還能做到豪華一點兒,就再好不過。于是,我又將預算提高至20萬元左右。

因為比亞迪的口碑和市場反映都不錯,所以我最先考慮的品牌就是比亞迪。先后試駕了兩款車,分別是比亞迪新款秦pro和宋ev。秦pro是我看上的第一款車,外觀不錯,駕駛感覺良好,各方面都很喜歡,唯一的遺憾是后排空間不行,我身高180cm,坐在后排頭部空間有限,感覺很壓抑。宋ev在試駕后也直接被pass了,因為感覺方向盤設計很老土,駕駛感受也不太好,開起來很笨重,一點兒都不靈活。而且我感覺比亞迪的車還有一個共性,就是外觀都很現(xiàn)代很運動,但是一看內飾卻感覺像是10萬元以下的車,讓人心理落差特別大。難怪之前就有人調侃,比亞迪是不是只付了艾格一半的設計費。

20180705154006_7cddf86fafbb1dd8c864fb1a1842f2ea_3.jpeg

72bc017ff4da4a48bcb1df14a71f7476_th.jpg

后來又去看了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當時在網上查,對ex5這款車的參數(shù)比較滿意,同時創(chuàng)始人沈暉有著吉利汽車的背景,感覺相對靠譜。但是真正看了現(xiàn)車和體驗了試駕,想法又轉彎180度。首先內飾塑料感特別強,行駛過減速帶的時候感覺特別松散,給人感覺整個車做工相當不到位。另外還有一點,明顯感覺店內銷售人員對自家車評價不高,不喜歡自家產品。這樣威馬也就被我pass了。

20180611064017526.png

接著我去看了吉利帝豪Gse,外觀還行,挺好看,駕駛感覺也不錯。雖然353km的綜合工況續(xù)航略顯遜色,但畢竟在15萬元以內的價格區(qū)間擺在這兒,也還是可以接受的。劇情反轉發(fā)生在我無意間讓銷售幫我打開前機蓋,各種各樣的管線全部無遮無擋暴露在外,瞬間給我當頭一棒,一種半成品的感覺涌上心頭。因為當時也不是特別著急,想著等幾何A上市后再看看情況,所以帝豪Gse也暫時pass了。

a5aec99e42744d2b901064b790a9a5a7.jpeg

后來我把目標鎖定在另一家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當時對G3的外觀很感興趣,覺得設計感很強,但對電池續(xù)航并不是特別滿意,不過還是想試駕后再下定論。2019年年初小鵬汽車北京體驗店的銷售告知我新店開業(yè)邀請我過去看看,但是不能試駕。光看外殼不能試駕,有什么意義呢?車好看但不一定好開吧?小鵬就這樣被我pass了。

g3_g_s_2.jpg

上汽榮威是我最后考慮的品牌。

當時想看的車型是2月上市的新款榮威Ei5,綜合工況續(xù)航能達到420km,價格在15萬元以內,性價比很高,路面上經??吹嚼峡钴嚕X得外觀也還可以。榮威的Marvel X也在網上看到過,感覺就是很好看,“智能新物種”的概念也不錯,但是覺得和自己有距離感,將近30萬元的售價不僅超出預算,也覺得不太值,所以根本沒有想去看車的沖動。

Ei5靜態(tài)體驗很不錯,但是動態(tài)體驗就沒那么美好了。雖然開起來駕駛感不錯,但因為車很小很輕,過一些坑坑坎坎的時候,感覺車很飄很抖,會顛起來。

1-1P5262335420-L.jpg

因為在同一個展廳銷售,我只看了一眼Marvel X,就被吸引了,當時的感覺就是“哇!這車真好看!”

克萊因藍的外觀很特別很拉風,內飾也特別豪華,方向盤也是我喜歡的兩幅型,坐在里面感覺很舒服,座椅的皮質感覺很有良心。因為對外觀、內飾、做工都特別滿意,我毫不猶豫就去試駕了。因為Marvel X相對比較大比較重,所以開起來感覺很穩(wěn),另外加速的體驗特別好,推背感很強。當時的感覺就是“這就是我想要的車!”

未命名_meitu_0.jpg

我可能屬于沖動型消費人群,當時很快就決定入手Marvel X了,認為它是我當時能選擇的車里面最滿意的一款。雖然已經超出我的預算,但我感覺,多花幾萬,能買到自己喜歡的車,也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車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踮一踮腳尖,向上夠一夠,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讓自己過得更好一些沒什么錯,現(xiàn)在是二十幾歲,以后再也不會有二十幾歲了。

現(xiàn)在我提車還不到一個月,目前對Marvel X滿意度很高,開起來會給我一種很穩(wěn)重很安全很幸福的感覺。

產品已經高端化,服務何時標準化?

說完了產品,要不咱們來聊聊服務。畢竟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進口合資品牌,都需要產品和服務兩條腿一起走路。

目前在燃油車限牌限購的一二線城市,新能源車由于一些政策上的優(yōu)勢很容易成為購買第一輛車的年輕人的剛需選擇。目前來看,不論是造車新勢力品牌還是傳統(tǒng)自主品牌都將產品路線朝著中高端化發(fā)展,這是一條大家都認可的路,也是大家都認為對的方向。

拿北京舉例,為什么目前新能源指標能排到8年之后,當然是因為剛需人群不再指望遙遙無期的燃油車搖號。對于這些剛需人群,在等了很長時間終于得到指標后,不可能再去買個占號神器。因為這輛車對于自己很重要,上下班通勤和日常生活都將不能離開它。所以我堅信,新能源車一定要朝著高品質高端化去發(fā)展,占號神器的未來必將越來越糟糕。

剛才我提到了,我對Marvel X很滿意,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買車體驗真的很糟糕。包括那些我試駕過的其它品牌4S店,統(tǒng)統(tǒng)給我這樣的感覺:別說高端化了,服務連標準化都談不上!

先說榮威的4S店,我第一次試駕Marvel X很滿意后,很快就第二次去談價格付款了。提交了包括身份證在內的很多個人證件,因為本人從事金融行業(yè),知道這些證件很重要也很敏感,所以很想知道后面的流程是怎么樣的。但是銷售人員給我的感覺卻非常不專業(yè),并不清楚什么時間節(jié)點做什么事兒,也沒有固定的流程圖或者list告知用戶,每件事情都是我去問了才知道,如果不去追著問,不會有人提前告知。

另外在我提車那天還有個細節(jié),讓人很感覺不爽。

那天有個老家過來的朋友來和我一起提車,店里銷售看到我們后,便過來詢問購車意愿,我告知情況后,銷售直接扭頭走掉了,連禮貌性的結束語都沒有說,更別提給我們倒杯水喝。那天由于他們的財務系統(tǒng)問題,我們干等了一下午,期間我自己起身倒了兩次水,全程沒人理睬我們。朋友買的車是10萬元以內的合資品牌,但是他說明顯感覺,這個店的服務水準遠不及他在老家購車的4S店。我內心也是千萬匹馬在奔騰,可能是我想的太過簡單,我以為同樣都是榮威的車,在哪一家4S店買都是一樣的,所以并沒有對4S店進行橫向對比。

但我也堅信,這其實根本就不是某一個銷售人員或者某一家4S店的問題,而是目前自主品牌國產車的通病。

在我去過的這些4S店中,有兩家比亞迪4S店的銷售人員給我印象不錯,其中一個女生銷售服務專業(yè)友善,能講禮貌用語、會倒水接待。但是遺憾的是,對于車和銷售策略并不是很懂。另一個比亞迪的銷售則更為專業(yè),據(jù)說之前曾在兩大經銷商集團之一從業(yè),后因為工作地點原因跳槽。這個銷售首先對車很懂,其次很有銷售技巧,全程push我去下單,實際情況真的是我差一步就下單交錢了。后來因為那家店只是城市展廳,店面和維修點都很小,網評很差,所以我在下單前理智止步了。

4S店的接待流程真的急需標準化,之后可能再去談差異化和高端化。

20130428124510-zLUMK.jpg

Marvel X很特別,產品的設計理念和榮威其它車型不一樣,車內的智能化硬件配飾也不一樣,包括很多用料都是國外進口,也不一樣,而且還擁有獨立的App。

但是我想不明白的是,服務體系為什么沒有獨立出來?其實,用榮威同一個渠道去銷售的話沒有問題,但是對于這部分車主,是否能有專門的運營人員去跟進訂單的情況呢?

APP來看,雖然已經獨立在做,但是活動很少,活躍性很差,我只是選車時候看看,最近都很少登錄了。在我看來,Marvel X的宣傳做的真的不到位,只是做了一些泛泛的廣告,而少有諸如試駕體驗的活動。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Marvel X是一款很漂亮的車,但大多人也會因為價格因素止步觀望。但我也相信,只要看到了實車體驗了實車,會有更多潛在車主得到轉化。

作為年輕人,我其實更傾向于線上App下單付費購車,而不喜歡線下下單??赡芤彩怯捎诘谝淮钨I車,對于經銷商缺乏信任感。我認為線上的好處就能解決服務標準化的問題,車主可以清晰了解整個服務流程。當然對于選擇顏色款式定制標語看到生產進度這種要求我認為完全就是偽需求,對于哪天安裝了車門哪天安裝了發(fā)動機我根本不在意,生產流程跟蹤進度根本不是我的需求。我買的是一輛車,我的需求是,我付錢順利、了解流程、知曉什么時候能提車。

但是目前來看,我所經歷的的售前售后流程和服務真心不是那么回事兒。

在90后眼里,品牌影響力逐漸減弱

接下來我們聊聊品牌吧。

在我買了Marvel X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偶爾看到路人,都會給予很高的評價。當然,也不乏有些人在得知價格后認為花近30萬買個自主品牌不可思議。對于這一點,我想說的是,首先,我清楚30萬甚至能買到BBA的B級車,但是無奈我沒有燃油車牌照,所以我根本沒得選擇;另外,作為年輕人,我認為品牌影響力并沒有那么重要,品質才是。

雖然都是自主品牌,但我認為,如果比亞迪可以在內飾上狠下功夫,就有稱霸全宇宙的實力;同樣的,Marvel X這款車更是亮點紛呈,很多人評價它的品質不輸50萬的合資車。

回歸產品本身、回歸車的屬性,畢竟產品本身的競爭力才是吸引人的關鍵。

說說兩個可能有些相關的例子。近兩年,諸如必要、網易嚴選這種C2M的平臺在年輕人中很火,產品包羅萬象,大到家裝家電、小到服飾飲食,幾乎無所不及。這些商品有個共性,就是通通被摘掉了品牌的標簽,失去了品牌的附加值。但是,由于品質不減分,依然贏得一片市場。

另外一個例子,也可以說說近兩年的手機市場,華為和小米作為國產品牌,市場競爭力正在逐漸變強變大,而OPPO和Vivo更是一直在三四線城市占據(jù)主導地位,他們的用戶群體幾乎都是年輕人。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年輕人對國貨的支持度越來越高,不再賣腎買iPhone。

原因何在呢?是這一代年輕人更愛國了嗎?顯然不是。

01198659b8ffcda8012075344bbe87.jpg@1280w_1l_2o_100sh.png

在我看來,我們這一代,由于從小到大的生長環(huán)境相對優(yōu)渥,對吃穿住行的生活品質要求更高,相比較上一代人,更加不能接受將就和湊合。只要在經濟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我們更愿意踮一踮腳尖,向上去觸碰我們所能滿足自己的生活品質。

但同時,我們也更加在意自己的想法,更愿意遵從自己的內心行事,只要我喜歡,我根本不會在乎品牌,也不會在意別人怎么看。

之前有人提出“新中產”的概念,我認為目前購買中高端新能源車的車主很多都屬于這類人,而正在成長為市場主力軍的90后一代也正在慢慢成為新中產的一份子。大多人的經濟實力可能暫時還達不到購置特斯拉的水平,但這些人對于品質的要求正在提升,對品牌的關注度正在減弱,他們已經不再滿足占號神器的普通車,雖然可能還稱不上高端車主,但已經在從普通車走向高端車,走向差異化。

而這些人,是不是正好是Marvel X們的機會呢?

特斯拉目前已經在上海建廠,國產化指日可待。而一旦國產,價格調低,相信一定會給國產新能源車品牌帶來不少沖擊,生死亂戰(zhàn)即將展開,自主品牌若想在市場中立足贏得口碑一定要做好品質,畢竟車是出發(fā)點,也是落腳點。

作為一個還有些愛國心的90后,真心希望我們的國產自主品牌能夠全力把握住特斯拉尚未國產化的窗口期,愿Marvel X們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明艷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shichang/89590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30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lián)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