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這個讓人聞之色變的字眼最近又開始和汽車沾上了邊。近日。某車型車內輻射超標的新聞在微博上大量被轉發(fā),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確實,隨著現(xiàn)代汽車的配置提高,車內的用電器也比過去有了大幅的增加,音響,導航,空調,電加熱座椅,這些配置都要用到電,那他們會不會產生電磁輻射呢? 再進一步想,如果汽車上的車載用電器都會產生電磁輻射,那對于近年來一直倡導的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來說,那大馬力的可以驅動汽車的電動機以及大容量的電池組不就是個巨大的輻射源?開這樣的車上路安全嗎?帶著這個巨大的疑問,我們這次特意找來了雷克薩斯當紅的全新混動車型CT200h,用簡單而全面的測試來為你揭開車內電磁輻射之謎!
電磁輻射的概念
如果要介紹齊全電磁輻射的整個概念,那本文就可以寫成一篇論文了,所以這里只簡要介紹一下與汽車用電器相關的部分。
首先,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電磁輻射可以按照頻率分類,從低頻率到高頻率,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等等都屬于電磁輻射。
從頻率來看,高頻的電磁輻射由于頻率高,所以穿透性較強,像手機等通訊設備以及微波爐等,都是屬于高頻輻射的范疇。這種輻射最主要的直接危害是會產生熱效應,大功率的高頻輻射會使物質內的水分子產生振動摩擦。從而使物體發(fā)熱,使有機體組織和細胞等升溫,長期待在這種環(huán)境中,引起中樞神經和植物精神系統(tǒng)的功能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失眠、健忘等亞健康表現(xiàn)。
而低頻輻射大部分是由變壓器或周期性工作的電路或電器(如電機)產生,像最典型的電風扇和吹風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電器基本都靠50Hz/60Hz頻率的交流電工作,所以基本都屬于低頻輻射,而汽車上的電磁輻射也主要是來源于用電器和馬達電機的低頻輻射,所以低頻輻射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低頻輻射所產生的基本都是非熱效應,但其對人體也是有害的,受影響最大的是人體的神經系統(tǒng)。人體的大部分生理活動都離不開生物電,尤其神經系統(tǒng),一旦神經系統(tǒng)的生物電受到干擾,人就會出問題,比如出現(xiàn)脾氣大、煩躁不安、睡眠不佳、內分泌失調等等。
低頻輻射主要產生的為磁場,所以測量低頻輻射值的單位也都以磁感應強度單位為準。國際通用的磁感應強度單位為微特斯拉(μT)以及毫高斯(mG),我們手頭經常用到的低頻電磁輻射測試儀也都以這兩種單位來顯示測試結果。微特斯拉(μT)和毫高斯(mG)之間的換算比率為 1:10,既 1微特斯拉(μT)=10毫高斯(mG)。
我國對于低頻電磁輻射的安全限值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只是限制了高壓線踏周圍的最高磁感應強度不得高于 100μT,而對應的英國的公眾低頻輻射強度的限值則為 0.4μT,最為嚴格的標準則來自北歐的瑞典,限值僅為 0.2μT。
標準了解后,我們就一起來看看CT200h的表現(xiàn)如何吧!
[page]本次測試選用的為手持式電磁輻射計,檢測頻率范圍30Hz-300Hz,最大量程200μT/2000mG。測試的過程大部分都在行駛中完成,只有發(fā)動機艙和后備箱電池測試部分為車輛靜止狀態(tài)完成。 行駛時有純電力驅動行駛狀態(tài)和發(fā)動機啟動狀態(tài),全部取最大的測量值作為測試結果。
最后,我們還特意測量了一下后備箱電池部位的極限輻射值,為了獲得較明確的狀態(tài)區(qū)別,我們將車停下后用大腳踩油門的方式使汽油發(fā)動機啟動給電池部分充電,這時電路工作狀態(tài)下的輻射才能被正確測量。
通過測試的數(shù)值我們可以看出,CT200h在使用中的電磁輻射遠比想象中要小的多,跟一般車型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在發(fā)動機全力為電池組充電時測到了最高的輻射值14.1mG,換算為1.4μT,雖然超過了英國標準0.4μT的限值,但這只出現(xiàn)在原地大腳轟油門讓發(fā)動機高速運轉為電池充電的時刻,并且是用測試儀貼著電池接口所測量到的極限值,實際使用工況再加上距離造成的衰減,使得這樣的情況在現(xiàn)實中并不多見,就更別提帶來的影響了。
其實,對于混合動力的車輛,廠商對于電磁輻射的控制會比一般車輛要更加嚴格。不僅電動機的效率和動態(tài)響應特性有較高要求,同時也會要求電動機具有較低的電磁輻射。因為混合動力車輛需要通過車載電腦總線采集車輛各總成的運轉信息,以根據整車的運行數(shù)據來確定電動機的工作模式和狀態(tài),因此電動機如果產生的電磁輻射過大將會干擾控制單元的正常運行和自身信號傳輸,從而導致車輛無法正常工作。
所以電動機以及電池組工作時的電磁輻射產生量在設計時就會被考慮進去。不僅在電動機及電池方面會有特殊設計,車內的電磁輻射屏蔽也會考慮得比一般車更加全面,所以混合動力車型的電磁輻射并不一定比普通車型高,它們的輻射表現(xiàn)甚至還要好于普通車型,在這方面對混動汽車有疑慮的同學,現(xiàn)在可以放心了吧?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愛卡汽車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carnews/pingce/1085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