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田官方宣布,旗下微型電動車本田e,也就是Honda e,即將于2024年1月停產。對于不少中國消費者來說,本田e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因為Honda e未曾在中國發(fā)售;但若是看到實車圖,可能有不少人會有“既視感”——這不是某自主品牌的微型電車嗎?
設計經典,概念超前
實際上,早在2019年3月,本田便在瑞士日內瓦車展發(fā)布了其原型車Honda e Prototype,之后的量產版本與原型車并無二致;而Honda e的設計靈感則沿襲自本田Urban EV概念車,其首發(fā)于2017年的法蘭克福車展。再補充一點,Honda e的外觀設計也是對1976年推出的第一代思域(底盤代號SB1)的一種致敬。從古典到現在,除了動力形式,還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繼承下來。
可以說,如此多的“既視感”就已經證明了Honda e在設計上是如此成功,包括其8.8英寸液晶儀表盤、12.3 英寸中控屏*2,以及電子后視鏡組成的一整塊內飾設計,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大連屏”嘛!以至于之后許多的電動車設計或多或少都有著些許Honda e的影子。
就這點來說,Honda e的設計是如此超前,其停產又是如此可惜。那么,為何本田決定下此“狠心”呢?
個頭雖小,能耗不少
作為一臺微型電動車,Honda e還是十分“慷慨”地給出了四門設計,加上后尾門,這就是一臺妥妥的五門掀背車。車身尺寸方面,Honda e的長寬高分別為3895×1750×1510mm,軸距為2530mm;作為對比,本田飛度的車身尺寸為4109×1694×1537mm,軸距同樣為2530mm。對比之下,足見Honda e身材之迷你。因此,除了需要布置電池包而達成的較大的橫向乘坐空間之外,Honda e的乘坐實用性甚至不比本田飛度。
然而,比起本田飛度1088kg的整備質量,Honda e的整備質量居然高達約1500kg,不僅如此,這還是Honda e僅搭載容量為35.5kWh的電池包下實現的。
Honda e的官方續(xù)航里程約為220km,經過外媒的多輪測試,其實際續(xù)航約為170km左右,百公里耗電量高達17.8kWh。
要知道的是,這臺車長不到四米的微型電動車,僅搭載了一臺113kW的后置電機(甚至還有更小動力的版本),零百加速8秒開外,雖不算拉胯,但整車的能耗比也并未因為這保守的電機而改善多少,可見Honda e的電控管理策略還未達到世界主流水平。
那么,說到這,各位覺得這樣一臺設計精美,身材迷你,但續(xù)航堪憂的微型電動車應該賣多少錢?
答案是:在德國,Honda e的起售價為29,470歐元,約合人民幣23萬元。這還僅僅是起售價,高配車型價格更為高昂的同時,車輛的續(xù)航水平卻沒有任何變化。即使算上當地的新能源補貼,相較于同級別車型,Honda e幾乎是用同級別車型約兩倍的價格,達成了競品車型約一半的續(xù)航水平,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本田還算有自知之明,據消息源透露,Honda e的銷售目標僅為歐洲年銷1萬輛、日本年銷1,000輛,但現實卻更為殘酷:Honda e在歐洲與日本3年的累計銷售量僅略超過1年目標。
Honda e,究竟是不是“失敗作”?
作為世界汽車大廠,本田技研的技術力曾為世人所稱道,也創(chuàng)造了諸多令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車型。作為首款獲得德國年度車大獎的日本汽車,Honda e在誕生初期也曾擁有輝煌的過去,但本田在純電汽車領域多年的“原地踏步”,終究讓Honda e泯然眾人,甚至無奈落幕,實在可惜。
作為本田面向歐洲市場推出的首款電動微型車,Honda e以精美的設計以及精巧的操控獲得了業(yè)內人士的青睞;然而,其高昂的售價以及糟糕的能耗表現,卻讓廣大消費者望而卻步。Honda e的停產固然可惜,但Honda e的故事,更要讓我們引以為戒。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YKPM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carnews/pingce/21447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