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某一天夜晚,我辭掉了當時的工作,準備了半年的物資和裝備,開著自己的一輛小型兩驅SUV從上海出發(fā)了。油門那么一踩,就走了3個月21000公里,回來后留下了幾十萬字的游記和堆積如山的圖片視頻。但因為一些原因,路上也留下了不少遺憾。2017年,我又一不犯了失心瘋,這次老板居然給了假期,又是開了21000多公里,而時長也恰好是三個月左右,從湖泊到濕地,從濕地到峽谷,從峽谷到雅丹,從雅丹到雪山,從雪山到森林.....走到了更遠的地方,甚至無人區(qū)。
按照以往的更新慣例呢,我首先都會把我這一路上所有的裝備清單列在前面,一來給大家做個參考,二來也是想傳達一個事實: 這并不是一趟說走就走的冒險,特別對于單人單車來說更是如此。
因為......嗯......這跟旅游和享樂沒關系,這只跟我自己有聯(lián)系。
拍攝于昆侖山埡口 | 那晚道路結冰不敢天黑下山,我不得不在山口硬抗了一夜
反正只有我一個人上路,我也沒計劃過每天到底要開多遠,開多久,大致的時間有個譜兒就行了。
記得有天在路上遇到個村干部,我看他一身的灰,他看我也是一身的灰(有幾天挺臟的,哐當哐當像開的是渣土車一樣),互相寒暄幾句就順利進入了蹭飯的下一階段(你懂得),我倆像犰狳一樣卷在小屋子里把粥喝得忒香了,情到深處的時候他跟我提到一條外人不知道的可接近冰川(非景區(qū),非40冰川),于是我想都沒想放下碗筷就直接去了,于是當晚我就住在了冰川下面......
此處冰川群在去年才被中國科考隊和地質學家發(fā)現(xiàn),知道的人極少,而我算是有緣人之一,我曾兩次嘗試輕裝徒步進入,但由于兩側山體塌方嚴重,最后未果。
此篇文章暫不公布具體位置。
這開哪兒算哪兒,停哪兒睡哪兒基本是這一路的常態(tài)?......這樣好!自由自在!但講真,這也全靠的是有這一車的生活用品和裝備,至少心里會有底氣得多。
所以,說走就走?對不起,我實在沒這個勇氣。單人單車環(huán)游中國第二季所有家當這次出行前由于工作的原因,假期時間突然提前,把準備時間壓縮得所剩無幾,所以大部分器材我都是列出了清單,拜托了朋友幫我一起采購和退換貨,所以總有買到不合適但又沒時間退換貨的東西,不過到了最后我也一并都帶上了,有些坑貨,確實讓我路上吃了不少苦頭。
注意了,以上所有裝備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出門沒多久就壞了,有的一直跟我堅持到了最后;有的帶了但最后沒用到,有的重要但體驗相當糟糕。
但總的說來還算物廉價美,我會一一說明。千里馬很多朋友問:阿倫,你是不是拋棄的你的昂小胖兒呢?哈哈,并沒有!人家現(xiàn)在好著呢,只不過第一季回來到現(xiàn)在一直沒換過胎而已,目前還不是開著她時不時去撒個歡兒。(雙11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給她買桶好機油喝喝)
咳咳~扯遠了.....總之這次我并沒有和昂小胖一起出發(fā),而是駕駛了一輛 斯柯達,柯迪亞克7座四驅版陪我踏上這次征程。
網(wǎng)上車友叫她【大熊】,不過我更喜歡叫她【大白胖兒】,顯得親切唄!反正也確實比昂小胖兒大兩圈。
話說這大胖兒在路上表現(xiàn)究竟怎么樣?這漫漫長路是騾子是馬跟我出去溜一圈便知,反正夸也夸過,說也說過,再此也不多贅述,哪有十全十美的千里馬,之后的路上咱慢慢擼。
總之吧,空間確實是要大很多......是很多.....終于可以穩(wěn)妥的伸直腿兒睡覺了?,路上有個好睡眠實在重要啊。
車頂箱 WEIPA 520L 一個臺灣的品牌 上面主要用來放全尺寸備胎和淡水袋
第一季用的也是這個牌子,但是鎖芯太渣,我沒放上來,這次這個箱子升級了雙開門,做工質量嘛,勉強對得起這個價格,但值得注意的一點,他的卡鉗做工依然不好,箱底的通用鈑金件對比180CM的箱體來說,還是顯短,不過實際用下來無大礙。
為啥不用拓樂?進口的貴啊.....一部分錢還不是給稅了。
橫桿1 一開始買箱子送了一個 它在川藏北線上給我?guī)砹司薮蟮穆闊?,切記?
橫桿2 Whispbar
我在新疆果斷讓朋友給我從上海寄了一對Whispbar 的橫桿替換掉了之前送的那對,(我第一季用的也是這個),雖然小貴,但確實一分價錢一分貨,后面的路,是真的心里有了底,因為橫桿不穩(wěn),車頂箱砸下來會出大事的。
人身安全這套裝備跟我15年出行時一樣,基本沒換(除了滅火器)。
其實有時候很迷惑,帶這些東西是不是純粹只是為了找一個安全感......或許是,又不是。
我只知道過檢查站的時候會被沒收,遇到劫匪時沒有唬人的家伙又很危險。
帶與不帶我很難給出答案,總之這次旅途我遇到過劫匪,但是我卻沒有用上這些防身利器。
或許是我運氣好,或許是本沒那么危險,但這一個人離家萬里,路上的事誰又知道呢?嗯......我想你心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隨車工具隨車工具里,除了電瓶搭火線和拖車繩,這次旅途中基本都有用到了,當然,如果你不下路基,只在鋪裝路上行駛,可以去掉鏟子和救援履帶。
這副救援履帶,我用下來的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至少在沙地里這東西用途不太大。行車應急這里面的設備既有應急功能,也帶有供電功能。
移動電源非常實用,雖然里面蓄電瓶并不太大,但好在功能比較全面,除了可以解決由于電瓶饋電發(fā)動機無法啟動的問題,還可以充當氣泵,給電器供電,并且自帶220V修正波逆變功能,還是挺推薦的。
逆變器就不說了,可以持續(xù)把點煙器12V電壓轉成220V交流電,有錢的上帶正弦波的,講究性價比的修正波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我每天晚上用筆記本整理數(shù)據(jù)的時候,基本也就全靠它了。
USB分線器,基本是用來給各個gopro充電用的。備用輪胎備胎就是:不用的時候你嫌他重,嫌他胖;但等你在荒郊野外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又會挺身而出,暖得你菊花一緊后背流汗。
走之前我把原車的四個輪胎都卸了,換了一個AT胎(全路況輪胎),又單獨買了一個原廠鋼圈和一條胎用來做備胎。而我算是這個品牌的小白鼠,因為它才進入中國,好不好用沒有特別感受,反正路上廢掉一條(特殊情況)。數(shù)碼裝備手機 | iPhone 6 & 錘子堅果Pro
走之前就在想要不要買一部雙卡雙待的手機,因為IP6并不支持啊,另外用久了也越來越卡(系統(tǒng)升級強迫癥),誰知一不小心看了羅永浩堅果Pro的發(fā)布會,他一不小心就哽咽了,哎喲~我看怪可憐的,當晚下單,尼瑪?shù)诙炀〇|就給我送過來了......至此,算是我用的第一部安卓機,而羅永浩的堅果也徹底讓我刮目相看。
原本打算當做備機,哪知道徹底變成了我的主機,因為,我的iphone6天氣一冷就關機,實在是失望之極。
錄音筆,偶爾記錄一下每天的所見所聞,當時覺得一個人在車里講話挺傻的,用到后面,嘿!別說,一邊開車一邊Rap還真有點公路DJ的錯覺!日用小兔子毛巾,呃......其實是兒童毛巾,因為它容易干啊,而且徒步的時候也比較方便收納進洗漱包
淋浴水袋,這東西,絕對是最讓我又愛又恨的玩意兒,它真的很實用很重要,我每到一個有水的地方就會把它裝滿放到車頂箱里,在外面洗頭洗臉用,十分方便;但可恨的是,這玩意兒相當容易破! 不過破得不多,路上也就尼瑪破了4,5個吧!
護膚品 | 科顏氏
這套護膚品其實是臨走前朋友三又子送的,而在此之前我只會用洗面奶,我知道我這張匪氣的老臉洗完后是應該抹點啥的,但是平時疏于打扮又懶得研究,所以我根本就不知道爽膚水,保濕霜還有那個藍瓶子的精華乳到底該先涂哪一個,能不能混著一起涂,要涂多少?....思考這些真的好累,后面手機又沒信號沒辦法問,所以基本就是洗完臉哪瓶順手涂哪瓶。
不過這套東西好像把我變白了一點....疑似...變嫩了(????).....好吧!這是幻覺!反正回來也沒用完,現(xiàn)在還在抹著呢......
等等,我洗個臉,接著碼字兒......
理發(fā)器,我真不想吐槽了,好像是可超幫我買的,但他沒把那個塑料套件給我放進去,每次一推子下去,頭發(fā)嘩啦就是一大片掉下來,走街上別人都以為我生癩子一樣躲著走。
我后來天天戴帽子,不過請放心,絕對不是綠的。烹飪和飲食
看看這生活質量和荒野小資范兒~嘖嘖嘖
這個鈦鍋我要推薦一下,重量很輕而且不粘鍋,在戶外這很重要。 摩卡壺咖啡粉是必須要甩起來的。 凍死的早上煮個粥立馬回魂。 下面三個十全大補湯和面是朋友送的,我一直當寶舍不得吃,只有感覺身體要大補的時候才吃?,結果直到回上海都沒吃完。
保健和藥品和第一季想法一樣,有兩種情況要想到:一種是你生病了,還有一種就是你把車開到溝里兒去了。所以外傷繃帶,止血敷料之類的也要準備好。(事實證明,我開車很靠譜,哈哈哈哈)總的來說,這次走的海拔比第一季高很多,但是我的高反卻沒有那么強烈,總結下來:多喝水,記得補充維生素!導航&手記至今還能想起可超(我同事兼好朋友)把那個紅色的小本本塞我手里時露出的真誠的微笑,我差點還以為是結婚證!?這封面設計的...哎...路上我就沒翻過誒。
望遠鏡,我不知道他為什么還要給我一個望遠鏡? 戶外GPS,相當不推薦此GPS,沒有衛(wèi)星地圖,至少對于用慣了谷歌衛(wèi)星的驢友來說這個設備是一場災難,需要自己網(wǎng)上截取衛(wèi)星地圖,再用軟件縫合,最后在轉換成另一種格式導入到這個設備中......其實不是我笨,是學習成本太高,需要花太多時間來準備,而這一路其實我一直用的是緩存好的離線衛(wèi)星地圖。(使用手機自帶的GPS模塊來定位)
睡眠黃色的充氣墊是我專門放車里使用的,因為我故意買的雙人充氣墊,所以即使它漏氣,對折后也能保持柔軟和彈性.....不料,它眾望所歸的在一個4500米的山口破裂了,睡得正HIGH的我,尿了。睡袋 | 黑冰
黑色這枚我15年就帶出去遛過一圈兒,非常不錯,在此安利一下黑冰的睡袋,充絨量非常足;白色這枚是新的,我一直放車里舍不得用,后來徒步的時候給朋友用了,之后不知道為什么就變成她的了......我還沒用肌膚觸碰過呢。戶外徒步裝備穿戴
衣物 | 凱樂石
這次的戶外裝備我干脆全都選擇了凱樂石,一是之前的沖鋒衣已經(jīng)是12年買的了,該換了;二是覺得凱樂石在國內來說性價比算是不錯。
這紅色的騷包我是很喜歡的,和我手機蠻配;藍色的零動 三合一沖鋒衣面料不錯,至少它幫我連續(xù)扛了10個小時的雨雪。(翻越天山時下起了大雪)不過不太喜歡這藍色,穿起來有點像東風卡車的調調。
鞋子嘛......還是我15年那雙鞋子,我看還能撐一撐,就沒買新。
面巾 | 在遠方嘿嘿~
我在戶外是必戴面巾的,一是怕冷風進口鼻會感冒,二是.....好吧,主要還是因為帥?。?img src="https://cdn-fs.d1ev.com/d/file/photo/2017/12/1512444644907815.jpg!w1080" alt="圖20" data-width="1919" data-height="1340" data-ratio="0.6983"/>那天早上起來臉沒洗,牙沒刷,飯沒吃就去爬雪山~ 頭巾是我用PS做好圖紋,TB上找?guī)煾底龅?,嘿嘿?strong>戶外行走登山杖,腰包等都是老隊友了,就沒有換。
背包 | 凱樂石
這背包比我以前那個包實在輕太多,儲存?zhèn)}位比較多,面料耐磨,但背負系統(tǒng)表現(xiàn)則中規(guī)中矩。
戶外睡眠
帳篷 | 凱樂石 天穹
這帳篷寄過來后被我直接扔到車頂箱里,直到徒步開始后才第一次打開。
切記,如果是去公園搭帳篷玩羞羞的游戲,這帳篷ok,但如果是選擇戶外徒步露營,千萬別選這個型號,因為發(fā)錯貨了!這是一頂定位休閑的帳篷,較重,而且保暖性不佳,外帳拉出無儲物空間。還好徒步時我和眼鏡(我室友)睡一頂帳篷,不然下雪降溫那天估計挺不過來!戶外安全
可超給我的小指北針....不推薦
頭燈夠亮但略重,續(xù)航中規(guī)中矩
行走
這次多買了一雙高幫皮鞋,這底子是不錯的。
帕拉丁的鞋滿個性也很透氣,底子也很耐磨。但是切記,千萬不要選擇這雙鞋去徒步登山,因為耐磨不防滑,防滑不耐磨,這是橡膠特性。
徒步鞋,還是15年那雙LOWA,舊了很多,但是有感情了,此鞋非常防滑,減震不錯,適合重裝徒步。
這腿嘛......不要在乎那些細節(jié),也就擦了好幾層科顏氏吧!影像設備至于影像設備這套,我也全部放上來,不為裝逼,只是大家看完預告片【起源】后都問用什么拍的,我就不一一回答了,嗯,說白了就是懶。大家根據(jù)自己需求增減吧。
這次的影像記錄工具分為航拍設備與地面拍攝設備
無人機 | DJI大疆 大疆的無人機當然是負責航拍畫面咯,預告片的航拍部分就是由這架精靈4 Pro拍攝的,4K分辨率+60幀+1英寸底......可惜你并看不到原片4K的畫質?,嘿嘿嘿~運動相機 | GoPro GoPro實際上是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相機,小巧方便畫質也不差,日常記錄非常方便。相機 | 索尼A7RII 雖然是一代神器,但其實是我平時使用的最少的相機,因為它比我之前那部NEX-7要重不少,當然畫質肯定是要高很多的。航拍設備以及配件清單有了15年因無人機墜毀,導致整個路線產(chǎn)生變動的經(jīng)驗和教訓,這次一共帶了三架無人機。分別是精靈4 Pro ,御Mavic Pro ,曉 Spark。這三架無人機對應的使用場景不同,所以功能偏好也不同。表說我是壕,下面有兩架無人機都是我參加論壇比賽或者活動得來的獎品。
精靈4Pro是絕對的高畫質拍攝擔當,公路沿線拍攝利器。御Mavic Pro 可折疊,體積畫質比較均衡,輕裝徒步航拍神器,沒有之一。曉 Spark 重量最輕,雖然整個路程我用的不多,但是在重裝翻越天山的時候我?guī)下妨恕V档靡惶岬氖?,點煙口充電器非常實用,這是我最滿意的配件。精靈以及御的鏡頭減光鏡也非常值得推薦,實際上在拍攝視頻的時候我都會使用到減光鏡來降低快門速度,獲得流暢的影像。
GoPro設備以及配件清單GoPro主要負責地面的紀實類畫面拍攝,加上自己的和朋友借我的,我一共帶了不同型號的GoPro共7臺上路。那是因為我需要布置不同的機位到不同位置,另外因為GoPro的配件眾多,一邊開車一邊換配件是件頗為麻煩和危險的事情,so,如果數(shù)量足夠,我就可以省掉更換配件的時間,這樣就不會錯過很多精彩的畫面了。
配件列表里最常用的配件為:自拍桿,胸帶,遙控器(Remo),karma grip,可伸縮夾鉗,可調節(jié)彎頸值得一提的是,karma grip可以提供非常穩(wěn)定的畫面,而且這玩意兒結實耐操,啟動的效率非常高,這也是為何我不用DJI OSMO的原因了。
在戶外的話,真的還是前者比較實用。但是有個BUG就是:收音效果不太理想。相機設備以及配件清單相機方面我?guī)Я藘芍荤R頭,這兩只鏡頭各有優(yōu)劣。16-35那一枚廣角端成像確實我得點個贊,解析度極高!但一到了35端,畫質真就跟我以前NEX-7用的那枚298元江浙滬包郵的手動定焦鏡頭差不多。
35這枚大光圈鏡頭畫質沒的說,不過總的來講,我使用下來還是覺得變焦鏡頭最方便。三腳架我?guī)Я藗z,一個重的,一個輕的,輕的主要是為了徒步好帶,不過在徒步結束的時候,這玩意卻不知道在哪里給丟了......
本期內容,獻給剁手黨,裝備控
來源:新出行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carnews/yongche/59565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出行,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