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2014北京車展迎來電動汽車展出熱潮。第一電動網(wǎng)測評編輯宋楠貼身拍攝,窮盡細節(jié),為讀者解析熱點電動汽車的門道,將結集為“北京車展電動車解析”系列,本文為第一篇,解析的車型是北汽E150EV二代和紳寶EV。
【第一電動網(wǎng)】(編輯 宋楠)2014年北京車展上,各家大廠都爭相推出自己的電動車。此前,相關部門要求各大車廠的燃油車油耗在2020年達到強制標準(2升排量車型油耗5升/百公里)。這就意味著各大車廠,要么在內燃機燃燒效率、材料工藝和工作效率上進行技術提升,要么發(fā)展新能源車或混動車技術以規(guī)避來符合這個強制標準。北京汽車作為中國老資格的車輛總裝廠,他們在這個不可逆轉的大環(huán)境下又有如何的作為?
在這次車展上北汽新能源推出了一款E150 EV二代電動車,這款車的外觀和長寬高具體細節(jié)幾乎原型車E150相差無幾?;?a class='link' target='_blank'>兩廂家用代步車定位,通過換裝第二代電動機和電池組件而來。經(jīng)過了換裝電池組件和動力總成后的2代E150 EV行駛里程可達到230公里。
與第一代E150 EV不同的是車前部的“發(fā)動機”進氣格柵,采用更具科技感藍白色網(wǎng)狀格柵總成并拱衛(wèi)著被網(wǎng)友笑罵為“豬鼻子”形狀的北汽LOGO。2代 E150 EV在更換了更具運動氣息的多幅面鋁合金輪轂后看起來順眼些,而后保險杠也因為增加了中間的裝飾框變得更穩(wěn)重。
就在筆者順利地打開發(fā)動機艙蓋后,驚喜由此而來。
較第一代E150 EV凌亂的發(fā)動機艙內各零件的布局而言,二代E150 EV在此項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在獲得比亞迪e6“叛逃”的項目負責人某些支持后,部分關鍵備件進行了整合。發(fā)動機艙的布局因此重新設定,動力組件以及控制系統(tǒng)被整合到一個矩形鋁合金箱體內。周邊用仿碳纖維材質的防塵罩遮蔽。
1代E150 EV的電動機、控制模塊以及附屬備件,都被這個所謂的電力模塊集成單元所替代。銘牌上所表明的產(chǎn)地是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較早先1代E150 EV,使用的大洋電機及其他供應商提供的控制系統(tǒng)有所區(qū)別。而根據(jù)筆者獲得的信息,看似更換了供應商,其實還是一種文字游戲的具體表現(xiàn)。
習慣于觀察細節(jié)做工的筆者,更不會放過近距離接觸北汽電動車的一絲一毫。售價在5-8萬之間的北汽E150燃油車,在做工上不能說細致更不能說用心,但滿足一般家庭代步用還是足夠。而通過簡單換裝電驅動總成而來的電動版E150,在車身焊接總裝工藝上并沒有太多提升。相反因售價、成功和利潤的平衡掣肘,在某些細節(jié)上2代E150 EV的做工有所退步。
采用防塵罩的一蓋遮百丑確實挺好看,但在實用上卻值得商榷。
在動力艙的布局上,動力總成置于中央,副駕駛員側的防火墻上設定了制動總泵袋真空助力系統(tǒng),ABS泵體也在這個位置,不過更靠近副車架。
位于啟動蓄電池一側的保險盒,采用了做工較為精細質量上佳的保險片。
保險和內側印刷著相對應的保險片功能組件。各項保險功能表述清晰,這樣的精準態(tài)度在北汽的車型上難能可貴。
上圖是2代E150 EV的前懸架以及電動機的特寫,可以看到整車前部下端沒有采取任何防護措施。電動機與空調壓縮機和其他備件完全裸露。
全鋁合金的發(fā)動機與空調壓縮機相連接,紅色動力線束將電池組件與電動機相關聯(lián)。上一代的E150 EV的電動機在效能上并不理想,而二代E150 EV搭載的這句電動機很有可能來自西門子。
傳統(tǒng)燃油車的空調系統(tǒng)與電動車空調系統(tǒng)有著極大的相同點,但因為工作原理不同,電動車的空調壓縮機無論是成本還是可靠性都要高于傳統(tǒng)車。目前能夠自行開發(fā)電動車用空調壓縮機的也就是比亞迪了。其他車廠的為電動車匹配的壓縮機,要么來自日本電裝,要么就是上海三電貝洱。北汽2代E150 EV的壓縮機也是來自上海三電貝洱。
2代E150 EV后懸架繼續(xù)采用扭力梁帶加強桿式的半獨立懸架。只不過為了車展美觀在后部燃油箱位置安裝了一塊鋁板,以便遮蓋原本粗糙的車身后地板焊接。
在內飾上,E150 EV繼續(xù)保持與傳統(tǒng)動力E150的統(tǒng)一格調。
在外觀以及動力上較大幅度修改后的2代E150 EV,在儀表臺以及門內飾板上夾雜少許藍色塑料飾條,讓整車看起來更清爽更冷艷。
雖然變速器還是那臺減速機組,但是在變速桿卻徹底拋棄掉1代E150 EV那糟糕的山寨造型。
幾乎在1代E150EV推出的同一時間,北汽就試裝過三批基于薩博93的電動車。現(xiàn)在北汽為了應對來自比亞迪電動車的威脅,在北汽自行生產(chǎn)的紳寶95基礎上改裝一款紳寶電動車,而這款產(chǎn)品即將進入北京的公務車市場。
如果僅僅通過外觀是很難講紳寶EV電動車與紳寶D系列傳動動力車區(qū)別。相似的前部造型和帶有LED日間行車燈的體風格,北汽似乎有意讓這種濃厚北歐僵硬造型在紳寶車組上得到延續(xù)。
與紳寶D系列傳統(tǒng)動力車毫無差別的內飾和中央儀表臺特寫。
4幅面多功能方向盤將會是紳寶 EV的標配。
配有“豬鼻子”似LOGO的自動變速器換擋機構(包括自動變速器),無論換擋機構還是變速器都做出了必要的修改。但是實際駕乘感受還需要測試以后發(fā)表評論。
掀開發(fā)動機艙罩,很遺憾地發(fā)現(xiàn),紳寶EV的電動機、控制系統(tǒng)甚至周邊附件以及整車做工,都停留在2年前的水平?;蛟S這樣表述更加精準,這款更換了外觀的紳寶EV就是那套紳寶電動車(基于薩博93)的變臉版。
當然了既然是改組后的北汽新能源,在產(chǎn)品標識上還是要換一換的。從編號上來看,KTZ3440S01的控制器組件確實有所更新。
發(fā)動機艙內置的充電接口只是臨時應急,量產(chǎn)的紳寶EV將會移植左后葉子板一側。
電壓控制系統(tǒng)還是迪龍?zhí)峁?
通過三臺小風扇以及散熱鰭片降溫,中規(guī)中矩的設置相對采用全水冷散熱系統(tǒng)有些落后,最重要的是在沒有加裝電動水泵的散熱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不可主動調節(jié)循環(huán)速度和散熱效能。
上圖是紳寶 EV發(fā)動機艙內的蓄電池、保險盒、制動總泵以及ABS閥體特寫。各部件錯落有致,間隙充足,較原型車的相關備件的布局有所調整。但從還存在著啟動用蓄電池這一點來看,這款電動車還是很落后。僅僅是單純的采用電動機替代發(fā)動機的“改型”產(chǎn)品。而不像某家民營車廠生產(chǎn)的即可用作動力輸出單位,又可作為啟動系統(tǒng)的磷酸鐵電池組件的電動車。
在很多時候發(fā)動機艙內的保險盒是可以表露出整車部分性能以及狀態(tài)的。上圖是紳寶EV電動車的機艙保險盒開啟后的特寫。可以看到除去小型保險以及中型保險都有明確的安培標識,其他的繼電器根本沒有任何標識。
在翻看保險盒蓋內側的對應說明還可看到,燃油電泵等傳統(tǒng)動力車的補充信息??峙逻@樣的狀態(tài)只能說明,這款紳寶EV電動車還處于試驗或測試狀態(tài),車展所看到的整車甚至還沒有完成最終定型。
位于防火墻一側的控制電腦,BAIC標識說明紳寶EV的控制系統(tǒng)由北汽自行開發(fā)。從可靠性來看,這樣的設定恐怕并不是什么讓人放心的結果。
與此同時,筆者看到的并不是什么新技術的應用,反而是粗糙的做工繼續(xù)在這款新能源車上的具體表現(xiàn)。防火墻上前圍線束接頭其實還可以處理的更精細一些。
主線束與控制系統(tǒng)的線束接頭仍然需要再仔細一些。早在2007年,北汽有限各車型的線束就以做工粗糙質量不穩(wěn)定而著名。那時候北汽有線的線束要么由自己的線束車間生產(chǎn),要么由迪格供應商提供。此種情況一直延伸至今,騎士、勇士、陸霸各款車型都有不少因線束質量不過關導致信號竄擾以及負載過大而出現(xiàn)的故障。
紳寶EV的前懸架也毫無疑問的繼承了紳寶D系列的帶有前副車架的麥弗遜式獨立架構。
因為式單純的更換動力組件,那么整車前部懸架還是得以最大化的保留,當然左側動力懸架右側變速器支架以及后部支撐點都會有所不同??此坪唵蔚母鼡Q總成,但是原有的前后平衡都徹底打亂,勢必要對前后軸載荷進行重新匹配。當然就目前北汽的實力,做好載荷的重新匹配不是什么難事,關鍵是細致程度以及小細節(jié)上的把握是否能做得更精細。
紳寶EV后懸架為帶副車架多連桿獨立架構,此種設定無論是薩博95、還是后來的紳寶D都表現(xiàn)的很出色。但是筆者更多的擔憂并不是在硬件上的更改,而是在調校的經(jīng)驗以及配件個體的硬性質量上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驚喜”。這點恐怕是最難加以管控的。
根據(jù)原型車薩博95的制造理念,前后軸的配比近乎于54:46,國產(chǎn)紳寶D系列前后軸配比則是在57:43之間,這就意味著車頭重量高于車尾?,F(xiàn)在紳寶EV電動車前后重量配比則出現(xiàn)了逆反。這對于前制動力前輪驅動的車輛而言,反而是件好事。而車輛的動力提供單位電池組件,布置在車箱底部,進一步為整車行駛時的穩(wěn)定性提供了保證。
繼續(xù)采用普萊德提供的鐵電池組件,當然再放電效能以及行駛里程上恐難獲得像比亞迪e6出色的平衡。根據(jù)非官方渠道獲得的消息,早先的紳寶電動車行駛里程為120公里,現(xiàn)款紳寶EV電動車行駛里程將提升至200公里。但在冬季用車的表現(xiàn)是否如1代E150 EV那樣,有效行駛里程不足80公里(標稱行駛里程120公里,因電池質量導致冬季防電效率降低)就不得而知了。
就目前來看北汽推向市場的電動車只有1代E150EV,盡管已經(jīng)進行了改進但是在行駛里程充電時間和整車可靠性上仍有缺陷,論性價比比不上江淮iEV系列,論性能比不上比亞迪e6。就在北京車展期間,北汽正式宣布與西門子合作生產(chǎn)電動機組件以及周邊附屬配件,那么對于電動車最核心的電池研發(fā),更是寄希望于西門子的技術支持。可天下你沒有白吃的午飯,北汽不去耐心自己研發(fā)核心技術,僅僅一味依靠外來技術支持,靠金錢購買來解決眼前的困難,是否對得起中國汽車工業(yè)老大哥的地位和影響力呢?平心而論,北汽在車展期間發(fā)布這兩款電動車,無論是在行駛里程還是在整車做工上都少有亮點。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列寧格勒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kol/30878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ǎng)(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wǎng)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