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
  3. 企業(yè)
  4. 星紀魅族和極星聯(lián)手,吉利的“算盤”打得好響

星紀魅族和極星聯(lián)手,吉利的“算盤”打得好響

蓋世汽車 苑晶銘

手機和汽車到底有什么關系?

近年來,手機廠商開始造車,車企也要做手機,甚至手機和汽車正在進行生態(tài)融合。這一系列操作,似乎都向業(yè)內傳遞同一個信號:手機和汽車是一對密不可分的“好搭檔”。

至少,吉利也這樣認為。

6月19日,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上海極星汽車總部宣布,極星汽車與星紀魅族集團戰(zhàn)略簽約,雙方將建立面向中國市場的合資企業(yè),以加快極星汽車向智能科技公司轉變的速度。據(jù)悉,極星將擁有合資公司49%的股權,星紀魅族持有51%,星紀魅族還將負責安排合資公司未來的融資。

星紀魅族和極星聯(lián)手,吉利的“算盤”打得好響

圖源:極星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星紀魅族集團與極星均為吉利系企業(yè)。其中,極星是沃爾沃汽車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共同擁有的全球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2022年7月,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刂频暮毙羌o時代收購了魅族79.09%的股權,跨界進入手機市場。

如今,吉利將兩大品牌融合到一起,此舉十分耐人尋味,很有“互幫互助”的意味。

吉利有多重視此次“雙星合璧”呢?

具備億咖通科技董事長兼CEO、芯擎科技董事長、星紀時代副董事長,魅族科技董事長、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等多重身份的沈子瑜表示:“極星這次合資,將會是我事業(yè)和整個藍圖的最佳實踐平臺。我會花我最大的時間和努力,把極星中國產品打造成最好的產品,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p>

實際上,市場也很期待,當汽車和手機真正走到一起,究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1+1>2?

汽車和手機融合的故事講了很多年,為什么吉利偏偏選擇了極星和星紀魅族?

首先看極星。公開資料顯示,極星成立于2017年10月,總部設立在瑞典哥德堡。2022年6月,該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極星的“全球化”品牌標簽,和其“復雜”的成分也有很大的關系。畢竟,這是一個總部在瑞典、研發(fā)在瑞典和英國、生產制造在中國的“混血兒”。

無論是吉利還是沃爾沃,兩者都對極星寄予厚望。在成立之初,極星就將競爭的矛頭指向了彼時“如日中天”的特斯拉,甚至揚言要超越特斯拉。于此,極星的首款純電動車型極星Polestar 2,就將特斯拉Model 3視為直接競爭者。但結果如何呢?

星紀魅族和極星聯(lián)手,吉利的“算盤”打得好響

圖源:極星

在銷量方面,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極星全球累計銷量為51491輛,創(chuàng)造歷史新高。今年第一季度,極星銷量同比增長26%至12076輛。

然而,極星這樣的“斐然”成績與眾多新勢力車企相比,都遠遠不夠(比如2022年理想汽車全球銷量為134409輛),更遑論與特斯拉一較高下(特斯拉2022年全球銷量為1314330輛)。

在業(yè)績方面,虧損和缺錢,一直是圍繞在極星頭上的兩團烏云。

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極星的營收從去年同期的4.522億美元增至5.46億美元;營業(yè)虧損為1.99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579億美元;凈虧損9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凈虧損約2.745億美元;截至第一季度末尾,極星的現(xiàn)金和現(xiàn)金等價物為8.84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9.739億美元。

去年11月,極星宣布獲得沃爾沃汽車和PSD Investment兩大股東16億美元的融資支持,以確保該公司在市場動蕩時期的增長計劃。極星此前曾表示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支撐到2023年,然而,極星仍然需要獲得更多資金來度過未來幾年。

再看星紀魅族。魅族官網產品列表顯示,該公司2011年至2014年間共發(fā)布了7款手機,平均一年不到兩部。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aserch數(shù)據(jù)也顯示,2021年,魅族銷量45萬部,市場份額僅為0.1%,國內市場前十名已沒有魅族身影。顯然,與其他同期主流手機品牌相比,魅族已然頹勢難擋。

進入吉利旗下后,加上“星紀”頭銜的魅族又有何新變化?

有媒體報道稱,星紀魅族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魅族品牌CEO黃質潘透露,魅族將會在年底推出折疊屏產品。在今年3月,媒體從國家專利局網站獲悉,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 " 一種折疊屏開合結構及電子設備 " 專利已獲得通過并公布。

但在今年5月,又有“魅族的折疊屏手機已中止研發(fā)”的消息傳出,據(jù)說原因為“軟件適配難度大,硬件成本高 。

換言之,無論是極星還是星紀魅族,都需要另辟蹊徑,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極星是魅族的“跳板”?

那么,星紀魅族全然無用了嗎?當然不是。

要知道,起初吉利“收割”魅族,也不僅僅是沖著手機業(yè)務。

星紀時代控股魅族之時,李書福就曾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yè)革命催生了大量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消費電子行業(yè)和汽車行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生態(tài)融合勢在必行。未來智能汽車、智能手機兩個行業(yè)的賽道不再單調,兩者不再各行其道,而是面向共同用戶的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體驗的一體融合關系。

“通過布局手機業(yè)務,消費電子產業(yè)與汽車產業(yè)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戶生態(tài)鏈,可以實現(xiàn)超級協(xié)同。”李書福說道。

顯然,李書福更多是希望星紀魅族可以做汽車產業(yè)的生意。

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畢竟輝煌的互聯(lián)網時代已然消逝,以手機為代表的3C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每況愈下,是行業(yè)內眾所周知的事實。

手機廠商早已看上了汽車產業(yè)的“蛋糕”,且都想能分到一塊:蘋果和小米干脆直接宣布造車;華為也在通過智能化能力賺車企的錢,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 余承東直言:“未來汽車行業(yè)的洗牌會非常慘烈,除了比亞迪能活下去之外,華為也會幫車廠在極卷的時代幸存下來,成為巨頭?!?/p>

星紀魅族和極星聯(lián)手,吉利的“算盤”打得好響

圖源:小米

此外,就連OPPO也在不斷向汽車領域做試探。早在2019年底,OPPO創(chuàng)始人陳明永就顯露“野心”:“如果汽車廠商造不好車,OPPO有實力的話就會對造車做嘗試?!闭f完這話的第二年3月,小鵬汽車首席科學家郭彥東就加入了OPPO。其后,OPPO開放了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相關研發(fā)人才的崗位招聘。

彼時有媒體爆料,一名OPPO人士稱,2021年上半年,陳明永帶隊拜訪過一些車企。他想知道,火熱的智能電動車市場到底在發(fā)生什么,有沒有OPPO的機會。

實際上,大多數(shù)手機廠商都和陳明永一樣,在汽車產業(yè)尋找自己的機會。對于魅族而言,極星就是一個機會。

且值得注意的是,星紀魅族對包括極星在內的汽車廠商的助力早已有鋪墊。

今年3月底,星紀魅族發(fā)布了第一代Flyme Auto車載人機交互軟件。Flyme Auto首次搭載在領克08車型上,并于2023上海車展正式亮相,預計今年下半年上市。

此外,魅族和領克還將落地“超級無界”合作計劃,全面推動雙方在產品、渠道及用戶社區(qū)層面的進一步打通與融合,即不斷深化車手互聯(lián)的功能創(chuàng)新,打通用戶的移動與出行生態(tài),實現(xiàn)Flyme Auto系統(tǒng)在領克后續(xù)產品上的搭載。

星紀魅族和極星聯(lián)手,吉利的“算盤”打得好響

圖源:星紀魅族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極星汽車宣布將全面基于Flyme Auto Core打造全新的轎跑SUV——極星4。據(jù)官方的介紹,F(xiàn)lyme Auto Core就是由星紀魅族和億咖通科技攜手打造的,為FlymeAuto汽車智能化系統(tǒng)的核心組件。

顯然,星紀魅族正在一步一步向汽車產業(yè)試探,而極星也是其中重要的“跳板”。

魅族能為極星帶來什么?

那么,極星全然被“利用”了嗎?當然不是。

要知道,對于極星而言,中國市場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極星國內累計銷量僅有千余輛,遠不及蔚小理等新勢力車企。其甚至比不上國內已經“奄奄一息”的威馬汽車,交強險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4個月,極星的累計上險數(shù)為472輛,而威馬汽車是889輛。

再對比極星此前野心勃勃覬覦的特斯拉。據(jù)乘聯(lián)會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特斯拉Model 3在華銷量124456臺,上險數(shù)量125182臺。極星2的實際銷量不得而知,但2022年上險數(shù)量僅為1719輛。從上險量推測,極星2在國內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星紀魅族和極星聯(lián)手,吉利的“算盤”打得好響

圖源:特斯拉

換言之,對于極星來說,其眼下當務之急是攻下全球范圍內占比較大的中國汽車市場。

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極星中國區(qū)總經理馮旦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極星在中國市場既沒有量也沒有品牌,這是客觀情況,是極星走過的一些彎路,也是極星交的一些學費,所以接下來極星在中國市場要先做品牌再做銷量。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求品牌還是求銷量,極星都需要明確中國市場需要怎樣的汽車。

“極星在中國市場遭遇困難有一定原因,中國市場電動車競爭更激烈,消費者對科技、數(shù)字化需求更強,外來品牌難以跟上這些變化?!痹谡劦綐O星在中國市場的水土不服時,極星全球CEO托馬斯 · 英格拉特給出了答案。

事實確是如此。實際上,無論從智能化還是產品思維來看,汽車都是需要手機的。

在軟件智能化能力方面。早前,英偉達創(chuàng)始人黃仁勛曾對汽車產業(yè)有過預判,他表示:“汽車制造商的業(yè)務模式將從根本上發(fā)生改變。到2025年,許多汽車企業(yè)很有可能以接近成本價的價格銷售汽車,并主要通過軟件為用戶提供價值?!?/p>

也正是在此趨勢下,蔚來汽車也在“試水”造自己的手機,蘋果也嘗試將手機與汽車結合,只為實現(xiàn)更好的車機互聯(lián),實現(xiàn)智能化升級。

正如前文所述,星紀魅族正在通過自身的軟件智能化能力賦能極星,而這也正是如今極星的汽車產品所需要的。

也如沈子瑜所言:“它們不是手機廠商,我們是手機廠商?!彼硎荆骸皬男羌o魅族集團角度來講,我們會與所有OEM合作。我們有汽車OEM沒有的東西,比如我們的手機生態(tài)軟件,應用商城應用分發(fā),包括線上線下的迭代等,這些能力我們都可以賦能OEM,這是我們非常堅信的。”

根據(jù)沈子瑜透露的初步規(guī)劃,星紀魅族集團會把軟件工程師團隊,及Flyme核心軟件基礎注入合資公司。在軟件開發(fā)方面,Polestar OS將會由合資公司研發(fā),整體研發(fā)體系會與極星全球研發(fā)體系對接。

在產品思維方面,車企需要手機廠商的互聯(lián)網思維。隨著智能化發(fā)展程度的不斷加深,未來,汽車將會變成“好玩的消費電子產品”。車企和手機廠商同樣面對C端用戶,車企除了做好硬件與軟件外,更需要向手機廠商學習,以互聯(lián)網的思維面向用戶造好車。

總而言之,對于極星和星紀魅族而言,此次合作都是各取所需,如若非要爭論兩者貢獻多少,或可認為魅族付出更多。但無論如何,對于吉利來說,兩者的結合,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苑晶銘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qiye/205186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36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lián)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