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比亞迪、上汽乘用車等自主廠商,長城在新能源上一向都比較保守。對于豐田來說,保守是穩(wěn)重,但是對于長城來說,保守更多是實力不濟。這一點,長城心知肚明。
所以,2018年,長城將資深經(jīng)理人寧述勇招致麾下,負責長城新能源獨立品牌歐拉。這一步,長城是明智的。在寧述勇帶領下,歐拉從無到有,并很快成為新能源市場的新銳品牌。同時,歐拉的成功,也讓長城新能源在WEY P8折戟后,揚眉吐氣了一波,快步成為新能源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然而,就在歐拉乘風破浪之時,寧述勇離職的消息突然曝出,更甚的是,其猶如平地一聲雷,炸出了長城近兩年來人才流失的背后窘境。寧述勇的離開,讓長城新能源在WEY P8暫敗后,再次充滿不確定性;而人才的接連流失,也應該讓魏建軍展開反思:沒有人才,誰來替長城打天下?
1、寧述勇“閃離”
7月7日,有媒體報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歐拉品牌總經(jīng)理寧述勇已離職。對這一消息,長城汽車方面稍后做了確認。
在業(yè)內(nèi)觀察人士看來,寧述勇離職這事顯得有些突然,以致一些媒體用“地震”來形容此次人事變動。但是據(jù)熟悉內(nèi)情的相關人士透露,由于疫情的緣故,寧述勇從開年到現(xiàn)在幾乎沒去上班。而且,有媒體從側(cè)面了解到,寧述勇個人朋友圈也有一段時間不再轉(zhuǎn)發(fā)歐拉的任何動態(tài)新聞。
可見,寧述勇早有離開之心。
與前一站觀致汽車一樣,寧述勇在長城呆的時間也不久,從2018年到現(xiàn)在僅僅兩年。這份短暫的時光,甚至讓一些媒體人產(chǎn)生一種錯覺:感覺他來長城就在昨天。不過,據(jù)媒體報道,寧述勇自述離開的真正原因是任期到了。但是,任期到了,也是可以續(xù)約的,所以問題是:為什么寧述勇不續(xù)約呢?
也許,寧述勇有更高的追求;也許,他心有不甘。
在長城之前,寧述勇先后在摩托羅拉、索愛、陶氏化學、吉利、沃爾沃與觀致就職,是的,這些都是名聲比較大的、且?guī)в幸欢▏H化色彩的企業(yè)。
但是在長城這兩年,寧述勇主要負責長城皮卡和歐拉品牌兩大板塊業(yè)務,這兩塊業(yè)務總體來說有些偏離主流汽車市場,其中歐拉還是待發(fā)掘的長城電動車項目。而且,從長城內(nèi)部板塊重要性的權重來講,相較WEY和哈弗,皮卡和電動車也都不算最核心的業(yè)務。
處于邊緣業(yè)務地帶的皮卡和歐拉,也決定了寧述勇在長城高層里面的地位分量。雖說負責皮卡和電動車兩塊比較雞肋的業(yè)務,但寧述勇做的依然有聲有色,不負眾望。
2019年4月上海車展,中國首款乘用化大皮卡——長城炮系列全球首發(fā),隨后,長城炮乘用車版、商用車版先后上市。經(jīng)此一“炮”,隱匿多年的冠軍先生——長城皮卡終于走向主流市場,引領車市新風尚,徹底成為中國皮卡代言者。
再看數(shù)據(jù)。2018年,長城皮卡累計銷量13.8萬輛,同比勁增15.2%。2019年,長城皮卡總銷量14.9萬輛,同比同比增長7.85%。不可否認,寧述勇在任的這兩年,作為中國皮卡冠軍王者,長城皮卡除了繼續(xù)保持領先,同時還取得了較大突破,尤其是在乘用版皮卡領域。
與皮卡一樣,長城電動車項目也取得了實質(zhì)性進展。
2018年北京車展,長城推出旗下首款插電式混動車型——WEY P8。2018年8月,長城發(fā)布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歐拉ORA,率先在中國車企里面將新能源獨立運營。隨后,歐拉iQ和R1紛紛上市。
之于歐拉品牌,寧述勇讓其實現(xiàn)從0到1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歐拉以低端市場起步,但是寧述勇通過奇巧的營銷讓歐拉并未落入俗套,使之成為一個年輕且富有品質(zhì)的電動車品牌。在中國汽車圈,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
除了品牌塑造,長城新能源的市場亦有極大突破。
根據(jù)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2018年,長城新能源汽車銷量8632輛,同比增長171%。彼時,長城新能源排名新能源廠商第18位。而到了2019年,長城新能源汽車總銷量來到39509輛,同比勁增357%,其中歐拉品牌38865輛。同時,在新能源車企銷量排名上,長城新能源來到第8位,提升10個名次。
面對這些肉眼可見的成績,面對這些龐大的銷量增幅,是的,大家很難想明白寧述勇為何要走。也許時間能回答這個問題。
對于外界的詢問,離開后的寧述勇作出了回應,他說,“將擇日宣布新的職業(yè)方向,”這個轉(zhuǎn)變速度似乎有些過快了,不太尋常。而且,他還透露了未來去向,“收到歐美500強外企、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è)和民營高科技企業(yè)的offer?!?/p>
有些不甘心的味兒。
2、未來,告警!
經(jīng)過此次事件,我們應該看到,面對戰(zhàn)功卓絕的寧述勇,長城為何就讓他跑了?讓人匪夷所思。
如果寧述勇的個例還無法說明問題,我們再看多個案例的集合。其實,從2019年開始,與長城汽車相關的高管離職案例層出不窮,比如劉智豐、柳燕與嚴思,以及此次的寧述勇,他們都是車圈資深經(jīng)理人,曾經(jīng)都信誓旦旦加入長城,但如今卻都黯然離場。這背后的原因令人好奇。
換個角度也許看的更加透徹。
去年底,在WEY品牌三周年的慶典上,長城董事長魏建軍對外高調(diào)宣布:“我有一個新身份了,魏派公司董事長?!笔堑?,在其他職業(yè)經(jīng)理人爭相離開的同時,是長城董事長魏建軍的親臨前線,這“一出一進”也許就能解讀這背后的人事浮動。
只是,如果沒有這些擁有國際化背景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沖鋒,已經(jīng)56歲、而且沒什么國際化運營經(jīng)驗的魏建軍,又憑什么帶領長城打下這場國際化大戰(zhàn)呢?
人才的接連流失,魏建軍要反思了。
就拿寧述勇來說,其對長城的功績顯而易見。如今,伴隨寧述勇的離開,其負責的業(yè)務勢必會受到影響。就拿即將登場的歐拉第三款車R2白貓來說,其將于這個月中旬上市,然而,此時品牌老大卻被曝離職,這不僅會影響新車上市的節(jié)奏推進,同時也將新車的未來帶來不確定性。
就R2項目目前的推進來說,其在營銷上延續(xù)了歐拉一貫的高水平。從哈弗大狗,到歐拉白貓,后者的出現(xiàn),可以說削弱了前者營銷突兀的尷尬,讓“動物系列”普及到整個長城汽車家族,更容易形成營銷與文化潮流,也許會成為汽車史上著名營銷案例之一。
這步棋,很妙。
如今,隨著寧述勇的離開,歐拉再次回歸原點,至于未來,很難想象。相較比亞迪多年的積淀,吉利在國內(nèi)外資源的長袖善舞,長城在新能源領域的根基略淺,這種技術薄弱在WEY P8上被徹底釋放。
WEY P8采用長城的Pi4混動架構技術,作為長城首個量產(chǎn)混動系統(tǒng),首先得給與贊揚。但市場是無情的,WEY P8的直接競爭對手是比亞迪唐,后者采用DM3混動系統(tǒng)。一個是第一代,一個是第三代,差距可想而知。
作為WEY品牌的旗艦車型,彼時,P8的關注度并不少,但是愿意買單的卻寥寥無幾。數(shù)據(jù)表明,從2018年5月開始銷售到2019年6月份停止銷售,13個月內(nèi)P8共銷售4031輛,還不及唐同期一個月銷量,差距過于顯著。P8停產(chǎn)后,長城又推出了WEY VV7 PHEV,技術做了優(yōu)化,銷量也有了改善,但與唐相比依然差距比較大。
與在插混領域的折戟相比,長城在技術門檻更低的純電市場取得了突破,也就是上文提及的歐拉。但是歐拉之所以從小型電動車市場殺出血路,其營銷絕對應該記上一筆。因為論電動車技術、電動車體系力,歐拉并沒有比比亞迪強,差距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所以,在插混市場短時難以追趕對手,在純電市場又憾失大將的情況下,長城新能源又靠什么來為繼呢?
不管是面對接下來的全球化,還是電動化,人才與技術,是推動長城前進的兩項根本所在。一旦缺失這兩項,長城只能活在過去,而沒有未來可言。
長城亟待改變。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kol/11989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所有,如需轉(zhuǎn)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