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
  3. 企業(yè)
  4. 送Roadster上天之前,特斯拉在2017年都經歷了什么?

送Roadster上天之前,特斯拉在2017年都經歷了什么?

億歐

整整一天,全世界都在為馬斯克的太空移民夢歡呼。

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4點45分,由SpaceX打造的獵鷹重型火箭成功完成首飛。而為了給這枚全球現役火箭中運力最強的“重型炮仗”壓包,“硅谷鋼鐵俠”還抖了個小機靈:他將本來作為壓艙物的混凝土石塊換成了自己那輛櫻桃紅的特斯拉Roadster。

在SpaceX迎來高光時刻的當下,Roadster的出場看上去獨具象征意義:這是馬斯克創(chuàng)立特斯拉后發(fā)布的首款量產車型。在這位CEO為自己的“星辰大海”東奔西走的同時,作為曾經華爾街眼中“最不可能成功的企業(yè)”,特斯拉始終活在光圈中央。

按照規(guī)劃,特斯拉將于2月7日收市后發(fā)布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并于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點30分召開公司管理層電話會議。在涉及銷量、營收等方面的具體數字公布之前,我們先來復盤一下這家公司究竟把2017年過成了什么樣。

Model 3深陷產能地獄

不管能不能把車成功送上太空,一家汽車制造商的本職工作還是要賣車,而當前決定特斯拉股價乃至未來的關鍵因素,便是該公司產品的交付成績。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目前已確認第四季度共交付了29870輛汽車,其中包括15200臺Model S,13120臺Model X以及1550臺Model 3。

另據特斯拉方面稱,截至2017年四季度末,還有2520臺Model S和Model X以及860臺Model 3正在送往客戶的路上。以下為特斯拉自創(chuàng)辦以來全球各季度生產車輛的交付情況:

圖1

(圖片來自:electrek.com)

談及產能方面,2017年對于特斯拉相當不友好。憑借超高的性價比,特斯拉的第三款量產車Model 3一度被視作這家公司進軍普通大眾市場的救星,自發(fā)布以來屢次刷新了業(yè)界預售訂單紀錄。但是,Model 3的產能提升進度卻因各種問題而一再延期,完成全球超過50萬臺的訂單交付量看起來遙遙無期,上述種種都導致公司股價最終遭遇大幅下跌。

2017年10月3日,特斯拉公布其Q3的產品交付數量高達26150輛。雖然這一數字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然而與之相對的是,該車廠在該季度僅生產了260輛Model 3。面對深陷產能地獄的窘境,向來熱愛在Twitter上“逗悶子”的馬斯克終于坐不住了。

諷刺的是,在產能目標節(jié)點上,特斯拉也充分發(fā)揚了自己“頻繁跳票”的企業(yè)傳統(tǒng)。在11月2日公布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的同時,特斯拉緊急對外宣布,將原定于今年年底達成的Model 3量產節(jié)點將向后推遲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截止2017年12月底,特斯拉官方表示Model 3的產能已提升至每周1000臺,并計劃在3月底前增加至每周2500臺。

與此前馬斯克的信誓旦旦相比,Model 3爬產計劃的落空導致整個公司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按其最初對外公布的量產計劃來看,該公司原本打算于2017年8月實現100輛Model 3的生產目標,9月份增產至1500輛。理論上到2017年12月,便可實現其每周生產5000臺Model 3的宏偉計劃。

雖然這家獨角獸企業(yè)目前的產量已得到部分提升,且反復對外強調:“只要幾個月的時間,特斯拉絕對有能力還公眾一次‘產能爆炸’。”但當下看來,除內部員工之外,全球其他地區(qū)的購車者似乎還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拿到自己的Model 3。在尚未完全爬出產能瓶頸的同時,分身乏術的特斯拉還要時刻提防Model S和Model X的生產發(fā)生狀況,以避免新車再度陷入難產的困境。

營收創(chuàng)新高卻嚴重虧損

幸運的是,伴隨著Model 3量產預期的不斷下調,該公司在售車型的總體交付數量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特斯拉也因此實現了公司成立至今最高的營收額。

據2017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汽車共實現營收29.85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2.98億美元,略超過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的29.5億美元。對于第四季度的收入,華爾街預期為32.99億美元,這與財務評估眾包網站Estimize公布的33.02億美元的預測結果高度相似。如果上述估算準確,Q4無疑又將成為一個創(chuàng)造營收紀錄的季度。

以下為業(yè)內對特斯拉過去兩年的收入預測(藍色:市場估測;灰色:華爾街預測;綠色:實際結果):

圖2

(圖片來自:electrek.com)

然而,龐大的營收數據卻始終讓馬斯克笑不出來。要知道,“生產延遲”絕不只是說說而已,這意味著產品交付與收到購車款兩大節(jié)點的相繼推遲,以及隨之而來的巨量資金消耗。特斯拉在三個月前經歷了最嚴重的的季度虧損,Q3調整后每股虧損2.92美元的表現依舊略遜于預期,這也導致其盤后股價下滑近4%。

就盈利角度而言,特斯拉本季度每股收益或將持續(xù)下滑。對此,華爾街的預測再次與散戶投資者達成一致:前者認為該公司本季度每股將虧損3.19美元,后者預測的數據則為3.11美元。

以下為特斯拉過去兩年每股收益(藍色:市場估測;灰色:華爾街預測;綠色:實際結果):

圖3

(圖片來自:electrek.com)

據統(tǒng)計,第三季度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新增了18家零售店和服務網點,累計總數已達318家;增設了126個超級充電站,其全球總數已超1000家。第四季度,特斯拉預計將成本支出控制在10億美元左右,并將大部分資金用于購置Model 3生產設備、建設Gigafactory 1超級電池工廠,同時擴展體驗中心、服務中心、交付中心及超級充電網絡等設施。

馬斯克始終咬牙堅持著產品垂直整合的戰(zhàn)略,自行生產電池、采取直銷的模式出售汽車等無疑加劇了其對現金流的需求。特斯拉方面此前預計,2017年其資本支出將達36億美元,遠超去年的13億美元。

能源業(yè)務意外閃光

為全力挽救Model 3的產能頹勢,雖然特斯拉已加足馬力試圖完成此前提出的每周5000臺Model 3的投產計劃,卻仍未在其“實現小目標”的路上取得更大實質性進展。顯而易見,當下談論股價提振尚且遙遠,只有當產能真正實現爬坡,這家獨角獸企業(yè)的錢才算燒出了價值。

綜合特斯拉在2017年前三季度取得的成績,我們不難想象這次股東大會將呈現出的“盛況”。屆時,各路分析師及投資者將大概率會聚焦公司產能爬坡方面的最新進展,對其提出在2018年上半年達到每周5000臺Model3的生產目標展現出不同程度的關心。

但與此相比,億歐汽車認為管理層同時將逐漸放大特斯拉作為“能源公司”的身份。除了斥巨資設立Gigafactory超級電池工廠之外,在Q3的股東大會上,特斯拉也更新了其能源業(yè)務的最新進展:部署110MWh的儲能系統(tǒng),太陽能發(fā)電總功率達到109MW。基于此,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將手伸向了更加肥沃的大眾能源市場。

近日,特斯拉選擇在南澳大利亞創(chuàng)造一座有史以來最大的“虛擬發(fā)電廠”。據報道,該公司計劃為5萬戶家庭安裝5千瓦太陽能電池板和特斯拉Powerwall 2電池,這些家庭還可將多余的能源貢獻給該國電網。

除此以外,特斯拉還與通用電氣Current合作,共同為美國50家家得寶(Home Depot,美國知名家居建材商品零售商)門店安裝了太陽能系統(tǒng)。隨后,該公司又在這家全美第二大零售商店內開設了一個小柜臺,出售特斯拉品牌的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能量墻。目前該銷售網絡已覆蓋800家門店。

無論如何,2018年2月7日都是值得被記入史冊的一天:在人類縱橫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第一次有人用火箭把量產車送上了火星軌道。但隨著重型獵鷹火箭的尾跡在地球大氣中煙消云散,人們應該愈發(fā)地意識到:把一款品質可靠的量產電動汽車交付到全球幾十萬用戶手中的難度,遠遠大于將其送上外太空。

對于特斯拉而言,踩遍“坑”的2017年遠不像SpaceX那般充滿掌聲與聚光燈。以實現盈利為終點,這家全球獨一無二的新創(chuàng)車企還要走一段無比漫長的路。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qiye/62489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59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