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電和混動汽車這兩個領域,雖然在中國并不是那么顯眼,但是在2022年確實存在了很大的機會。因此,目前的功率平衡型和功率型電池的供給,變成了一個長周期可以觀察的生意。
從上險數據里面,我看到了這么一些變化:
(1)寧德時代在過往的2017-2020年H1里面,是絕對的龍頭,但是隨著德系大眾和寶馬開始轉向純電,插電混動的供給并不多。供給理想的是BEV的小電池(能量型電池)當增程來用;相比之下,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開始大規(guī)模上量。
(2)從三元和鐵鋰市場之爭來看,鐵鋰替代三元的趨勢目前剛剛開始。由于電量差異并不大,而且插電電量普遍比較小,成本價差并不大。這塊三元被替代的邏輯不算強。
(3)從續(xù)航里程來看,50-60km的合規(guī)車型其實并不高,目前市場嘗試供給用戶80公里以上,甚至100公里以上的車型,讓用戶真正嘗試把PHEV當增程來開。
▲圖1. 續(xù)航里程的分類
Part 1 續(xù)航里程和電量
從續(xù)航里程來看供給方向,以比亞迪為例,目前供給的車型是圍繞100公里以上的車型,這一方面也是廠家在配置不同續(xù)航里程不同價格的時候,優(yōu)先發(fā)售貴的車型來改善盈利。
對這個趨勢,如果我們按不同品牌來分解就會發(fā)現:像寶馬和奔馳這樣的豪華車,80公里以上的續(xù)航確實是標配。而后續(xù)做增程的,如嵐圖、AITO問界等車型,都落在這個區(qū)間里面。
▲圖2. 不同續(xù)航的分級供給
按續(xù)航里程劃分,目前可分為8-10kwh的,10-15kwh、15-20kwh和20-30kwh和30kwh+的不同電池類型,其中除了最后一檔都是專門的功率平衡型電池。
▲圖3. 對應的電池電量
我特意把比亞迪當前的電池和續(xù)航配置和續(xù)航做了一個表格,可以做一個參考。
▲表1. 比亞迪的電池供應格局
Part 2 競爭格局和供應商
我記得從2019年開始,寧德時代在PHEV電芯的發(fā)展上就存在疑慮。因為海外來看,目前還大規(guī)模出PHEV電芯的主要是SDI和SK,LG已經從PHEV躍遷到了BEV為主的格局。國內隨著比亞迪DM-i的這一波,比亞迪從鐵鋰出發(fā)做刀片模組,主要的成功點其實是整車布置接受了這種正正方方扁扁(高度設計成110mm)的布置。
▲圖4. 2022年1月份PHEV電池供應商
目前國內PHEV電池譜系最全、還在大力開發(fā)的,主要是和長城打配合的蜂巢能源,下一步將在吉利和領克上裝配。
我是覺得圍繞短刀片的技術配合磷酸鐵鋰的需求還是存在的。目標價格是1kwh1000塊,也就是說在上面圍繞低成本版本目標是8000-1萬的電池成本起步。
▲圖5. 不同OEM對鐵鋰和三元的選擇
最后再看一下HEV混動:隨著DHT的流行,做不插電的混動的國內企業(yè)也開始做了一點。價格也是圍繞著10-15萬和15-20萬這兩個區(qū)間,在成本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就是給用戶多一種選擇方式。
▲圖6. 不同車企的HEV數量
小結:動力電池這個行業(yè)其實過于殘酷,既要快速進步又要等待整車企業(yè)的決心,忍耐是必要的。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的發(fā)展道路,就是在不停做選擇。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kol/16846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