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
  3. 人物
  4. 蔚來李斌:汽車公司最大難點在于做好用戶服務

蔚來李斌:汽車公司最大難點在于做好用戶服務

章漣漪

12月15日,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開幕論壇上發(fā)表主題演講指出,汽車公司最大難點在于做好用戶服務。相對于研發(fā)、設計、供應鏈、制造等有標準可參考的領域,服務是一件沒有標準的事情,它更依賴于一個完整的體系。

在李斌看來,這個體系里包括每一個人,每一個真正服務用戶的人,挑戰(zhàn)非常大?!肮馐菍θ藛T的培訓都是一個特別大的工程,服務體系的建立,比研發(fā)體系建立更具挑戰(zhàn)。”

WechatIMG141.jpg

但同時李斌表示,他現在造車的信心比以前更加強,這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是對于整個電動、特別是純電技術路線的信心,汽車未來屬于自動駕駛,而電動汽車最適合智能駕駛,它能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第二是對中國電動汽車智能化的信心,智能電動車更依賴于本地化數據、場景和基礎設施,所以一定是中國企業(yè)的天下;第三是對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信心,其實創(chuàng)業(yè)成功概率挺低的,但中國企業(yè)最近十年發(fā)展迅速,這需要一個過程去見證,也希望媒體多給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些包容、空間、成長機會,“相信中國的智能電動汽車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定是未來”。

以下為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演講實錄(略有刪減):

蔚來汽車創(chuàng)業(yè)已經三年了,這三年對于其他互聯網公司可以成就很多事情,但我們現在要賣的車才剛剛跟大家見面,這印證了汽車創(chuàng)業(yè)真的是所有創(chuàng)業(yè)中最難的。

以前我覺得找到牛的人、足夠多的錢、產品定義好、合作伙伴找好,再上在智能化領域的創(chuàng)新,就應該很有競爭力。但最近我其實也有很多不一樣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我經常被人問,造車最難的是什么?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做一個汽車公司最難的還是服務用戶??赡苡械臅r候是圍城,圍在城里的人想出來,在城外的想進來。我們的車現在已經開始有一些朋友的預定,整個過程中我也確實感受到了,汽車公司真正相對新的公司壁壘,除了零部件制造等以外,完成用戶服務體系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壁壘。

作為一個新的公司,我們是做了很多創(chuàng)新和開創(chuàng)的事情。用戶并不會因為你是一個新公司或老公司對產品和服務要求上有區(qū)別。為什么服務這件事情這么重要?這么難呢?因為它涵蓋的方面太多了,而且要有具體的人去實施,我們作為一個新的公司,可以在研發(fā)、在設計、在供應鏈、在制造這一些方面,有信心做好。因為它是有標準的事情。比如說你的性能比別人好,那就是好;你的測試經過了多少項,就是過了;你的碰撞表現好也就是表現好,標準是在那。一件事情只要有標準就相對好辦,可是用戶服務這一件事情沒有標準,更依賴于一個完整的體系。

我覺得這個體系包括體系里面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真正服務用戶的人。我們在這一方面比較擔心,因為用戶對你自己有不一樣的期待,你說的話是不是真的能夠兌現,我覺得這個挑戰(zhàn)其實非常大。這是未來最大調整之一。光是對人員培訓都是一個特別大的工程,這方面標準體系的建立,比研發(fā)體系建立挑戰(zhàn)更大,不能低估。

我還想分享一下自己對于中國電動汽車相關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一些感受,我覺得我的信心比以前更加強,也想的更明白一些。

我這個信心主要是來自于三個方面,第一個來自于電動化、特別是純電技術路線的信心。以前可能大家還是從環(huán)保、從國家政策這些方面看這行業(yè)的機會。事實上我越來越認識到它真正的機會就是因為它的更適合自動駕駛、更能夠提供比汽油車更好的一個體驗。這個我在很多場合也說過,我覺得電動車它天生就更適合智能駕駛。如果你認為自動駕駛是未來,那電動汽車就是一定最適合它的。自動駕駛不需要去討論,實現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為沒有技術障礙,只是需要積累更多的數據、進一步下降傳感器成本。

毫無疑問,電動車因為它的架構相對來說更簡單,而且它對于控制的響應速度比汽油內燃機的發(fā)動機來講更快,它天生有很多優(yōu)勢,將來到了某些時候,我們要考慮的是10毫秒、20毫秒的反應速度的提升。

而自動駕駛建立一個從感知、決策、控制的完整循環(huán),只要能夠提升那么幾秒、幾毫秒、十幾毫秒的技術都是很有前途的。因為按照6Ω  來講、從質量、安全的角度來講就能夠提升很多,原來大家都是從環(huán)保的角度去看電動車,其實換一個角度去看電動車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純電動車的充電問題一定能實現,因為電是分布式,凡是分布式的東西都有天生的效率優(yōu)勢,對此明天蔚來汽車會提出創(chuàng)新方法。

如果加電比加油方便,電動車普及起來和今天就不一樣,有一點大家注意,在美國97%的買電動車用戶在換購的時候還是會選電動車,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加油是每一星期都要去一兩次,可是如果你在家里能充電,你就再也不用去加油站了,對于美國的用戶來說這是最大的解放。

這個解放會導致買電動車的人在換車的時候再也不會去換汽油車,這一件事情可能沒有像自動駕駛那么激動人心,但是它一個很實在的用戶體驗。所以我講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為什么是唯一的、并且是未來的,就是因為它的用戶體驗比汽油車會好。

雖然還有很多別的挑戰(zhàn),但是電動車能做到比汽油車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光這點就已經夠了,這是我的信心,來自于整個電動汽車路徑的信心。

第二個是對中國電動汽車智能化的信心。中國的汽車市場在智能電動汽車這一個領域,國外的品牌超不過20%,當然現在它們只占4%了,不用擔心,現在不是以前的上世紀90年代,他們進來就迅速發(fā)展,現在這不一樣了。現在他們有的我們都有了,他們有的芯片全球供應、零部件全球供應,我們也有,中國的軟件能力也很強。然而,我們有的它可能沒有,即非常植根于本地化的用戶體驗的理解,植根于本地化的數據,還有植根于本地化的基礎設施。這個是很不一樣的東西,這也是我切身的體會。

2004年的時候,亞馬遜買了卓越挺兇猛的,如果在座的很多有70后,可能大家對這都還了解,以前你們還在當當上買一個東西,后面就是上卓越了,亞馬遜買了卓越以后可能就覺得電商結束了B2C。然而2007年京東才拿到一千萬融資,大家想想不就是十年嗎,現在誰還在亞馬遜中國買東西?我講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實智能電動車它更依賴于本地化的數據、場景和基礎設施,所以它一定是中國企業(yè)的天下?,F在變了合資品牌要開發(fā)一個車聯網的東西,總部打這個報告、那個報告搞來搞去的黃花菜已經涼了,而我們已經迭代不少版本了。

還有電動車基礎設施更不需要說了,我們很多創(chuàng)新是要從產品設計階段就要去想的,你讓一個在歐洲的整車架構團隊來考慮在中國怎么樣去做創(chuàng)新性地架構適合于電動車的基礎設施,這太難了。稍微一猶豫這就迭代了好幾次了,所以我對于中國企業(yè)有信心。

第三個是對于我們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的信心。我知道創(chuàng)業(yè),特別媒體對于我們創(chuàng)業(yè)公司要求挺嚴格的,稍微一風吹草動就認為行業(yè)有問題了。其實創(chuàng)業(yè)成功概率挺低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有5%的能活過三年、五年就不錯了。

那汽車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它有生有死正常,有人發(fā)展好、有人發(fā)展不好。雖然到最終可能只有幾家能成能發(fā)展很大,我覺得這就挺厲害了,比例也挺高了。

全世界我覺得商業(yè)的規(guī)律就是這樣,亞馬遜剛推出來的時候,沃爾瑪沒有能力做網站,沃爾瑪一個店隨便做一個網站可能都跟當年的亞馬遜PK,但是今天亞馬遜和沃爾瑪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公司,所以新的公司之所以有機會,就是它的機制、它的文化、它整個的架構都可以適應時代的規(guī)律去籌建、去發(fā)展,這是一個基本的規(guī)律。

我們不要看到哪個公司好像出了一點問題,媒體就去炒,請在座的媒體對我們創(chuàng)業(yè)公司都稍微包容一些。因為有很多事情還是要遠一點的去看,十年以后去看今天的公司,就像你今天去看2007年的京東一樣,不就十年嘛。就像我們今天去看十年前的吉利,吉利這兩年做的很不錯,它的進步也非常大,我希望媒體對我們創(chuàng)業(yè)公司有一些包容,給我們一些空間,給我們一些成長的機會。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章漣漪

本文地址:http://www.healthsupplement-reviews.com/news/renwu/59788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63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熱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